1

首页新闻世界政治法律时政评论地产投资教育移民金融理财商机商讯文化科技大千世界衣食住行美容健康社区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 政治法律

“北溪”管道泄漏疑云后续:欧洲不安加剧,俄方启动调查

时间:2022-9-30

瑞典海岸警卫队发言人9月28日晚透露,该警卫队在受损的北溪管道上发现了第四处天然气泄漏点。本周早些时候,“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在24小时内接连出现三起大型泄漏事件,引发全球关注。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8日,波罗的海瑞典经济区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泄漏的气体正在释放。瑞典海岸警卫队于2022年9月29日表示,在连接俄罗斯和欧洲的海底天然气管道中发现了第四次泄漏,此前本周早些时候报道了疑似蓄意破坏的爆炸。视觉中国 图

 

26日的三处泄漏发生前,瑞典国家地震台网在相关区域监测到两次明显的爆炸。27日,丹麦军方曝光了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现场画面。截至29日,欧洲各国政府尚未确定事故原因,但欧洲和美国的领导人均表示,这是一起“蓄意破坏行为”。

欧洲的主要能源基础设施高度疑似遇袭,西方人士的一些猜测将矛头指向俄罗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简称“俄气”)是这些管道的主要所有者,俄罗斯总统新闻发言人佩斯科夫驳斥了有关俄罗斯参与破坏的指控,称其“愚蠢”。俄罗斯外交部则暗示,美国充满了作案动机。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8日,芬兰赫尔辛基,芬兰总理桑娜·马林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就当前有关北溪天然气管道和限制向俄罗斯公民发放签证的安全问题发表讲话。视觉中国 图

 

北溪事故在欧洲引发的另一个担忧是,如果已经停运的天然气管道可以遭到破坏,那欧洲其他的能源设施以及更广泛的基础设施也面临风险。9月28日,挪威首相斯特勒表示,挪威将部署军队和警力,保护其石油和天然气设施免遭可能的破坏。

“能源代理战争的一次重大升级”

26日,始于俄罗斯的两条北溪天然气管道被分别发现出现三个泄漏点。虽然俄罗斯已对欧洲“断气”,管道中仍充满天然气。丹麦军方27日公布的视频显示,管道破裂产生了宽度达800米的气泡,上浮到丹麦博恩霍尔姆岛附近的波罗的海表面。

据美联社消息,丹麦能源署9月28日在声明中表示,受损的两条管道总共含有7.78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泄漏的甲烷可能在40万吨以上,相当于丹麦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2%。这一事故注定将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除此之外,虽然欧洲、美国以及俄罗斯均表示这可能是一起“蓄意的破坏行动”,但目前没有公开证据指明谁是幕后主谋。《纽约时报》9月29日报道称,目前的事态就像一部间谍惊悚片。有分析人士说,破坏管道可能是俄乌冲突开始以来一直在进行的“能源代理战争”的一次重大升级。

今年2月底,俄罗斯宣布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西方随后祭出经济制裁大棒。在能源阵线,欧洲一直在努力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寻求对俄石油和天然气限购限价。德国先是在冲突爆发后叫停了“北溪-2”项目的审核,俄罗斯9月初也不甘示弱地直接以“技术故障”为由停止向欧洲输气。

北溪管道事故发生之际,俄罗斯和西方在能源领域的对抗已经到达顶峰——但事故似乎揭示,情况还有可能变得更糟。德国国防和战略研究所研究员朱利安·帕拉克(Julian Pawlak)对《纽约时报》分析说,北溪泄漏事件恰好展现了(欧洲)重要系统将如何暴露在外部攻击之下,事故再次提醒人们关于“混合战争”的风险。

“混合战争”概念最早由美国国防大学研究员弗兰克·霍夫曼,与时任美国联合部队司令部司令詹姆斯·马蒂斯在2005年合著的文章中提出。该理论认为,未来将出现一种新的战争形式,混合了各种常规军事力量和非常规力量,既包括高强度的正面军事冲突,也结合诸如网络攻击、舆论宣传以及在敌方内部实施犯罪行为等非常规、非对称作战。

帕拉克进一步分析称,现阶段可以确定的,首先是该事件与乌克兰局势有关。北约的海上指挥部和盟国船只正在考虑和准备应对包括破坏关键基础设施的混合军事行动。其次,这次破坏行动对欧洲经济造成了额外的不稳定,“这是一个暴力的提醒,提醒我们能源基础设施的脆弱性”。

无人认领责任的事故

26日天然气管道三处泄漏点所在的博恩霍尔姆岛海域位于瑞典及丹麦以南,这片海域海面上几乎每一个动作都会被沿海国家船只跟踪和观察,这更加重了北溪事故的神秘感。

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点所在海域。

 

法新社27日在一篇名为《谁炸毁了北溪天然气管道》的报道中称,俄罗斯已成为(西方)怀疑的对象。报道援引法国军方一名匿名高级军官表示,一支有能力的军队知道如何去完成破坏。他认为该地区 "完全适合袖珍潜艇"行动,比如派潜水战斗员去埋设炸药:移动地雷或无人潜水器。

这位匿名军官还提出,首先需要问的是,北溪管道不再运转对谁最有利?

柏林赫蒂商学院(Hertie School)能源市场教授利昂·赫斯(Lion Hirth)认为,在深海破坏天然气管道,这只能是国家行为,不可能是恐怖主义行动。他倾向于相信是俄罗斯制造了爆炸,“这意味着俄罗斯正在发出最明确的信号,即在不久的将来该国将不会交付天然气。”

法新社称,攻击北溪管道的人同时发出了另外一个信号,即他们可能会攻击为渴求油气供应的欧洲服务的其他能源基础设施。而在27日,波兰、挪威和丹麦为一条战略天然气管道举行落成典礼,该管道将使波兰和欧洲减少对莫斯科的依赖。

不过,指控俄罗斯为幕后主谋的叙事版本仍存在诸多疑点。比如,《纽约时报》29日报道称,表面上暂时看不出莫斯科为什么会想要破坏俄气公司花费数十亿美元建造和维护的设施。从某些方面来说,破坏石油管道对任何方面来说都没有直接的意义。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9月27日在回应泄漏事故时也表示,在欧洲和俄罗斯在天然气供应问题陷入能源僵局之际,如果袭击或破坏行为导致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俄罗斯指美国存在破坏动机

今年2月初,俄乌边境局势变幻莫测。美国东部时间2月7日,美国总统拜登和到访的德国总理朔尔茨在白宫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面对记者反复提问,朔尔茨始终没有明确承诺,一旦俄罗斯进攻乌克兰,德国就会如美方所言终止“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

但拜登当日在发布会上就美方一直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北溪-2”管道发出威胁说:“如果俄罗斯进攻——那意味着坦克或部队越过乌克兰国界……‘北溪-2’就会不复存在。”拜登称:“我向大家承诺,我们会让它终结。”

9月28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再次在社交平台telegram分享了拜登的上述言论,她表示,拜登“有义务”回答美国是否实施了“终结北溪”的威胁,以及华盛顿是否参与了天然气管道的最新事故。

28日早些时候,佩斯科夫指责说,美国反对这些管道,美国液化天然气供应商可从中获得“巨大利润”,因为他们向欧洲的供应“增加了好几倍”,暗示美国存在作案嫌疑。

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院29日表示,该院已就涉嫌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的“国际恐怖主义”行为刑事立案,俄联邦安全局据此展开初步调查。

“北溪-2”是一条由俄罗斯经波罗的海到德国的天然气管道,可绕过乌克兰把天然气输送到德国,再通过德国干线管道输送到其他欧洲国家。在俄乌冲突之前,美国、欧洲和俄罗斯在能源问题上就曾产生巨大分歧。

美国一度竭力反对过该项目。在“北溪-2”建设阶段,美国曾多次表态称,美方认为这是俄罗斯的一个地缘政治项目,会破坏欧洲-大西洋共同体一个重要部分的能源安全和国家安全,这将成为俄罗斯的一个筹码。

为了阻挠即将完工的“北溪-2”,2019年12月20日,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签署《2020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其内容包括对参与“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的企业与个人实施制裁。当时,美国的极力反对一度给美欧同盟关系造成裂痕,德国曾指责美国政府干涉他国经济合作。

到2021年7月下旬,考虑到项目已经接近完工,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任上最后一次访问美国时,与接替特朗普的拜登政府协商达成了一致。美方决定放弃制裁“北溪-2”,换取美国和德国盟友关系得到加强。双方还达成协议称,如果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侵略性”行动,德国承诺将采取措施限制俄罗斯在能源或其他领域向欧洲出口的能力。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8日,德国卢布明,“北溪-2”天然气接收站的管道系统和关闭设备。视觉中国 图

 

随着俄乌冲突爆发,“北溪-2”项目最终被德国叫停。作为对西方严厉制裁的反击,本月初,俄罗斯因“技术原因”也切断了“北溪-1”管道的天然气供应,并称断气将持续到西方制裁结束为止。随着本周多处管道被炸,俄罗斯和欧洲的能源合作或将被彻底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