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闻世界政治法律时政评论地产投资教育移民金融理财商机商讯文化科技大千世界衣食住行美容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 衣食住行

在加拿大一个月要多少钱,才能活的体面一些?

时间:2020-4-21

前几天,我讲了一些在加拿大找工作的心得。很多朋友还是有很多困惑。生活在加拿大,日子真的有那么轻松嘛?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无非要从三个维度来思考。第一,进项是多少。第二,生活成本是多少。第三种,土豪和仙女的阶层,此类不在我们思考范围内。

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少不了的是柴米油盐,也多亏自己的精打细算。无论我们在哪里生活,找到了一份好工作,亦或者创业成功。我们还是要做到开源的同时,也要能够做到截流。其实,在加拿大,生活中的消费习惯,消费项目,多多少少与中国不大相同。

比如,在中国,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因为有便捷的交通设施,不买汽车也可以畅通无阻。但在加拿大,学会开车,有自己的代步工具却成为了生活必备品。有时候一个家庭,几个人都工作,不只需要一辆车,甚至二辆三辆,也不足为奇。

再比如,在中国,如果购买不动产的时候,交一笔契税,就再也没有所谓的地税一说(以后是否增加,看形势发展)。但是在加拿大,由于人口结构和政治体制的不同,地方的税收往往需要按人头收取,所以购买不动产以后,每年都还需要缴纳额度不等的地税。地税的多少根据房屋所在位置和评估价格决定。

还有,一些进项方面,中加也有比较大的差异。比如,在加拿大,中国人最为津津乐道的是儿童的牛奶福利金。这一笔钱一直会给到孩子十八岁。虽然牛奶金不会像一些中介号吹嘘的那么诱人,但是多多少少它也是一笔是实实在在的钱啊!如果单亲妈妈家里有二、三个孩子的话,有时候比上班赚的还多。另外,加拿大施行个人报税制度。每年税务局CRA还可能根据您的家庭年收入情况,退回不少GST。听说今年,中国也开始实施了退税制度。不知道大家得到了多少福利。

说了这么多,我发现,关于生活费用的问题是最难得到大家统一意见和认可的。有的人觉得加拿大生活成本高,有的人觉得和北上广比这边轻松很多。有的人觉得在多伦多和温哥华活不下去,有的人觉得在偏远省份反而更自在。这种偏于个人感受的东西,取决于消费能力、生活习惯以及地域限制等等。

索性我做了一个调查。小七找到散布在加拿大各个省份生活的客人,根据他们不同的家庭状况,收支状况以及消费水平,做了一个统计。我想这种统计,多少对大家是有一定益处的。

温哥华的胖爸爸

如果是我的老粉,之前一定读过的文章,那篇就胖爸爸写的攻略:《温哥华生娃指南》。

目前,胖爸爸一家人在温哥华有一套自己位于南素里的联排别墅,一个女儿,一个刚出生的儿子。他们一家的一个月开销大致统计如下:




从他们家的支出和部分收入情况来看,是典型的温哥华四口之家。两台轿车,两个娃娃和一座联排别墅。一般来说,房贷和食品是支出的大项,但由于有刚出生的娃娃,所以有一些额外的必要开支。

 此外,为了方便对比,我也找了一位在温哥华的单身女孩小赵。让大家横向对比一下,无房贷、无孩子的生活情况。

小赵就是前几日在我直播间与大家分享温哥华生活的女孩。如果感兴趣朋友可以去我直播间里看回放。她生活在温哥华华人区,成本大致如下:

  生活在多伦多的单身女老师 公众号的朋友很多都认识七老师的好朋友,洪静老师。她是一位英语几乎可以刷满分的雅思老师。曾经在北京生活的她,如今定居在加拿大多伦多,依然从事英语教学工作。

她身上有很多现代年轻人的特质,喜欢一个人享受小资的生活,喜欢人多热闹的地方。偶尔和朋友去逛街,时不时体验一下精致生活的快乐。她的一个月支出情况大体如下:
   在草原与羊为伴的Emily Emily一家四口目前在萨省的里贾纳生活。有二个儿子的她曾经在上海生活多年,最头疼的就是两个孩子的教育和未来发展问题。天生爱自由和敢闯敢拼性格的Emily是做外贸生意的老板,到了萨省以后很快融入当地生活,把日子过的有声有色。孩子的兴趣班,要就读的学校,买什么样的房子一步步都紧紧有条的安排起来。

下面是他们一个月的消费情况:

Emily说,还有很多她还没有统计,因为她是一个比较神经大条的人。很多小钱随手花掉就没有记在心上。另外,她也是一个比较开朗喜欢加朋友的人,经常会带着二个儿子认识很多宝妈们。所以她认为,交朋友的费用一定是不可少的。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在加拿大,认识很多同道中人,也可以让我们排解很多孤独感。当然,生活很多年的宝妈们也可以给我们很多省钱和投资的小秘诀。 

   在曼省留学移民的小家庭和单身贵族 公众号上一篇文章:《三口之家的登陆日记》,就出自于小高的手笔。他们一家人在曼省,一边读书,一边工作,一边养娃。告别了北京工作的勾心斗角,安安心心在曼省种蔬菜的梦想,没想到有一天终于实现了。

由于曼省留学政策的宽松,一时间涌入了不少中国人,一下把房价抬高了不少。小高跟我说,虽然中国人逐渐多了起来,但是曼省本身人口少,消费低,整体花费在加拿大范围内算性价比比较高的。他们家每个月生活费统计大概如下

  同时,我也找了一位在曼省留学的单身男孙同学,让他罗列了一下他上个月的花费情况。给那些单身留学或者没有孩子的家庭做一个参考。

        

如果这么一对比,有没有孩子,对一个家庭来说,花费差异还是很大的。我现在能理解那些单身贵族的想法了。当然,有孩子也有孩子的快乐。

  在大西洋享受自由的妈妈 由于AIPP项目的火爆,很多中国人第一次听说了大西洋四省。其实它是由四个小省份组成,NS、NB、PEI和纽芬兰。其中最大的城市算是NS省的哈利法克斯了,但是人口也只有四十万。可能还没有你们老家的小县城人多。不过大家也不要误会,在加拿大无论你是在多伦多这种大城市,还是像在哈法、温尼伯这种小城市,生活设施、教育水平不会有太大差别,环境更是没得说。但在就业方面差距还是会比较大。再有就是晚上看不到什么人。 小林一家在哈法生活了二年多,有二个可爱的宝宝,也有自己的一套房子。上个月他们全家消费情况统计大致如下:

         
通过小林统计我发现,生活在大西洋的好处之一是房价便宜,但是由于人口少,地税反而比多伦多贵了不少。统计一个月的开支,我们往往注重哪些是大头的固定开支,却很少留意一些生活中琐碎的小花费。我想这个问题不在于在哪个国家,哪个城市生活。而是我们大多数人习惯就是如此。

对于生活费用的一些想法

小七我刚到加拿大的时候,总会有一个毛病。每次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总控制不住自己把价签上的加币换算成人民币。有时候特别想喝统一冰红茶,标价2.5加币,以换算成人民币要10块钱。便默默的又把饮料放了回去。有时候特别想买个西瓜吃,一看标价4.99加币,换成人民币要25元,于是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你不配吃西瓜。这种情况大概持续了一年多。

后来我问新来的移民和留学生,是不是也有我这个毛病 ,他们都哈哈大笑的点起头。有人也会跟我说,刚出国的时候,觉得自己特别苦。什么都换算成人民币去比较,觉得自己什么都买不起,吃不起。

再后来,我们去超市的时候,就很少换算汇率的事情发生了。反而开始比较起本地各个超市之间的区别。比如在多伦多,丰泰超市的零食,永远比大统华超市的便宜一块钱。再比如,产地一样的车厘子,Winco超市为了吸引顾客,比丰台还便宜二块钱。

所以你渐渐发现没有,当我们生活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以后,也慢慢入乡随俗了。

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源于我们的收入结构和消费体系的不同。赚加币花加币,你慢慢就会觉得4.99的西瓜、2.99的芒果、1.99的鸡蛋,相比较于收入来说已经算是便宜货。如果赚人民币在加拿大花,那必然有时候会觉得捉襟见肘。

不过啊,我发现,如果生活在北上广深,物价水平与多伦多某些时候也不相上下了。当时我住在工体北面的酒店,楼下有一家陕西面馆。前年回去的时候,一碗油泼面卖30人民币一碗,去年回去再光顾的时候,发现已经涨价到38了。就这样,中午休息的时候,周围的白领还是络绎不绝。吃完饭以后,去全家便利店买一了一些牛奶、面包和瓜子、水果,一结账,发现一百五没有了。当时好想和收银员说,请把这些东西放回去。

加拿大和中国也类似,生活地方不同,消费水平肯定也不一样。比如,同样的牛奶、面包我在东北老家沈阳可能只需要五十人民币就可以搞定。在加拿大在偏远地区买房,也肯定会比在温哥华和多伦多便宜一半以上。

但是话又说回来,为什么北上广物价高、多伦多房价贵还是有大批人涌入呢?还不是,越贵的地方,给我们的机会更多嘛。

收入、消费和机遇是成正相关。但是也取决于个人的喜好和选择。没有对与错之分。

有人喜欢小城市的安逸,有人喜欢大城市的喧嚣。有人喜欢房价低,消费低的日复一日的生活,也有人想在多伦多试一试有没有更好发展的机会。都无可厚非,遵从自己内心就好。  (据七喜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