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闻世界政治法律时政评论地产投资教育移民金融理财商机商讯文化科技大千世界衣食住行美容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 文化科技

《作家文苑》总第五百五十九期

时间:2020-2-22

《作家文苑》总第五百五十九期

2020中国春节、新冠病毒、及随想

梁娜(大华笔会会员)/ 列治文

(二)

图像

过去二十多年来,中国就像一辆巨型的高铁,一路高歌突飞猛进。所到之处无不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个摩登城市拔地而起,一座座天桥天路美轮美奂,并毫不含糊地一直延伸到边境小镇。然而,突如其来的一场凶恶的疫情,使这辆"中国高铁"连同整个社会来个急刹车。一下子喧嚣没有了,生活慢下来了,浮躁的心变得安静了。除战斗在第一线的白衣战士和铁军外,其余的人全部被关在了家里。有人调侃说,"被人类关在笼子里的野生动物,终于成功地把人类关进了笼子里。"

疫病发生的原因,至今还没有完全确认。因为这是一种新的病毒,来势凶猛,死亡的人数已超过Sars,而且至今没有特效药。它不仅爆发肺炎蔓延全国,还走向世界,造成的损失无比惨重。正是对它的不可知,所以在人群中造成的惶恐程度远远超过了病毒的本身。

今年春节,全体中国人民在家度过了一个有史以来最长的假期。人们终于有大把时间冷静下来,认真地思考一些过去长期被忽略的问题,其中也包括了人如何与自然,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以及自然规律与社会发展的因果关系䓁等严肃的问题。

封城、自我隔离,让大家都停止了奔跑的脚步,改变了生活方式,谢绝无意义的社交应酬,回归家庭,做了许多过去渴望要做但没有做的事:心平气和的与父母、夫妻、子女相处,好好说话,认真读书,享受久违了的家庭生活的温馨和美好!这不能不是" 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

这次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肺炎的爆发,造成了全国停工、停业、停学、停产使中国经济损失的程度难以估量,而且染病和死亡的人数还在日益上升,现状令人非常担忧。许多国家已切断了中国航班并拒绝来过中国的人入境,进出口业务也暂停了,国内外形势从未如此严峻。

然而,在处理这种危机面前,你不能不感叹中国政府,为有效地防控疫情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和有效地管理手段,以确保一系列措施得到贯彻执行;有能力调控和指挥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建成两个急诊医院,三个方舱医院,而且立即投入使用,以解疫区的燃眉之急。"中国速度"的神奇和这个泱泱大国的国家力量,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你更不能不惊叹中国的全国人民 ,能在这危急关头,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如此迅速地响应政府的号召,配合封城,全民自我隔离。一方有难,八方来支援。全民、各省、企业、单位等有钱出钱,有物出物,使货物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疫区。战斗在疫区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军人,为救死扶伤,抢救生命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的英雄事迹激励着全国人民的斗志,可歌可泣!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现已成为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民战争,14亿人民团结的力量,谁可战胜!?

你不能不感动,世界上一些国家,也纷纷对中国的疫情伸出了援手,并积极作抗击疫病的研发,争取早日攻克这个疫病。因为中国经济的下滑也波及着世界的经济受挫。这是一个国际命运共同体,牵一发动全身。灾难面前,谁也不能完全地置之度外,独善其身。除国家外,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身在海外,心系祖国,积极捐钱捐物为母国加油作贡献!

这场疫灾爆发的原因是天灾还是人祸,还有待于专家们的论证。不论如何,通过这场血的教训,国人应当学会敬畏大自然,尊重生命。天地有道,人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自然界的奥秘无穷,尚有大量的资源尚未被人类所认识。就像这次,连肉眼都无法看到的小病毒,强大的人类在它们面前竟是那样的不堪一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待冰雪消融时,春暖花开的日子一定会到来!中国不会被疫病击倒,多灾多难反而会激起中国人克服困难的决心。从灾难中走出的中国,必将更加强大成熟,发展的步伐也会更加稳健!

天佑中华!(续完)

回乡六记之五:夢回小娄巷

谢博生(大华笔会会员)/ 列治文

    无锡小娄巷,以历代书香聚居之地而闻名中外,2013年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我自小在小娄巷读书成长,与其有着70年的渊源关系,那里的一砖一瓦无不让人魂牵梦绕。

    花费巨资、整修多年的小娄巷历史文化街区,据闻今年举行开街仪式,煞是热闹。囯內友人也纷纷传来视频以观其盛。因此,如今回到家乡,尤盼亲临其境、一睹为快!可惜看到的是一个商舖林立,完全陌生的旅游景点。很难与“小娄巷”厚重的文化底蕴相联系,也很难与小娄巷昔日的历史变迁相呼应。

    人生无悔、人生有情。面对小娄巷的往事绵绵、意蕴犹存,不知其中多少的感动、感恩,还有感伤......

    窃以为:所谓小娄巷的文化,令人难忘的首先是周圍东林小学、新庙前小学、輔仁中学、市一女中的数千学生“风声、雨声、读书声”的朗朗书声。每天中午放学之时,不见尽头的学生,犹如过江之鲫,欢快戏笑、奔腾雀跃,自东往西、滚滚而来,排山倒海、蔚为壮观。  小娄巷一时巷塞、軍民人等至此一律下车,在无锡崇安百巷之中 独一无二。在此人流之中,走出了我国的中宣部长、学部委员、两院院士、美国艾森豪威尔总统奖获得者......更有不计其数的莘莘学子,如我辈年复一年,在晨曦暮霭之中,聆听着“读无用之书,做有用之人”的諄諄教诲;朗读背诵那叹为观止的千古诗文;孜孜不倦探索数理化的无穷奥秘。

    不必怨天尤人,相信时代在改变、历史在进步。历史不会忘记小娄巷的悠悠文化之魂;文化并非仅仅标榜小娄巷的利禄功名。  在小娄百米长巷之中,历朝历代,夜夜苦读,终成正果者不计其数。  记得我家正对门顾姓人家女儿好学,日后成了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我家隔壁陈姓同学从事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现在是美国某大学终身教授;艾森豪威尓总统奖获得者,其夫君则是诺贝尓奖获得者......因此,谈论小娄巷的文化,除了从故纸堆中寻找“历史”之外,对於近现代小娄巷人的博学优才,似乎不应舍近求远、更不能张冠李戴。例如:我国軍事医科院少将研究员秦伯益院士,早年离家却乡音不改,有时在北京遇见我这个无锡老乡,馬上会用浓重的无锡话招呼:“我刚从无锡出来!”  但是,这位健在的著名无锡籍药理学家,与已故革命家秦邦宪(博古)、江苏国画院院长秦古柳等一样,似乎并不住在小娄巷。而另一位无锡藉著名药理专家、原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所长,却是在小娄巷成长并进入北京的。

    谈论小娄巷的历史,自然会想起宋高宗御赐《溯派汴梁》金匾的谈氏宗祠,其家庙虽然在650年前由谈氏故宅改建,但是,在我的印象里,附近似乎已无谈姓大户居住。当初看顾祠堂的人,也并非姓谈。鉴於谈氏元代功绩,皇帝曾赐牌坊,但并非今日精雕重建的牌坊模样。50年代初期,巷口尚可见粗犷石柱,后因影响交通而被拆除;祠堂也早在50 年代就变成了居委会。

    小娄巷的文化,浸润在和风细雨、潜移默化之中。记得50年代,巷中有位徐克潛中医师精通医术,文墨也极好。每年冬至以后都为家父开膏方,所写脉案、洋洋洒洒,很像一篇古文,诵读之间,居然也会引发我的文学兴趣。当时,我只是个小学生,但先生与我谈及我的父母,言必称“令尊”、“令堂”,至今念及,依然记忆犹新。

    沦海桑田、物异人非。漫步小巷,明清二代从这里走出一名状元、十三名進士,举人、秀才,已然无从统计。  文风悠悠、礼仪传家。往年故旧仿佛缓步从对面走来:张家小姐当年穿着绝无仅有的时髦塑胶拖鞋、常来我家学习小组玩耍,初中毕业就迁居香港,投奔小姨去了。  住在对门的唐家男孩,曾是我的集邮同伴;唐师母温文尔雅一派大家风范。38号俞师母,总是軟话细语、笑容满面。可惜他们都早早搬离了小娄巷。“唐家花厅”后来成了市公安局的食堂。

    亲不亲故乡人。一次奉命去某省级药检所检查工作,新任所长难免有几分紧张。见面方知我们都是无钖人、都住小娄巷。而且,我还知道她家小娄巷9号的“六扇头樯门”、俨然大户人家。  其实小娄巷真是人才輩出,仅就医药卫生来说,原市中医院创院院长赵柏生、省核医学研究所所长张滿达,以及人民医院的内科、外科、小儿科、口腔科等诸多主要临床处、室的主任,都住在这条百米小巷之中。

    小娄巷的文化是靠小娄巷的历代文人塑造的。近现代的小娄巷人,同样为小娄巷的灿烂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辉煌之笔。  嘉乐堂一门三院士,特别是被誉为当代毕昇、发明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选,更是光耀门第。然而,嘉乐堂在我輩的记忆之中,只是我们每月计划购粮的粮店。不但设施陈旧、房屋凌乱,就是那稀世之宝、名为“五老峰”的太湖石,也成为我们儿时爬上爬下的玩偶之物,而且早年己经损毁,文物古跡的保护,真的是历尽艰辛、谈何容易!

    但是无论如何,小娄巷从来就不是一条商业街。为了千年中华历史文化,有关部门,似乎应该对此進一步地再做一些功课!

    相信文宗之地小娄巷的文化传承,必将绵延不绝、留芳千古......!

 
此间乐,倍思鄂!
----杨老师情人节笔记
 
杨立勇(大华笔会会员)/ 高贵林

作者自画像
 
情人节,照理应该是一个玫瑰花,钻戒和烛光晚餐的日子。
 
2020年的情人节,却是一个口罩,防护服和消毒液的日子。
 
在疫情面前,人类不仅面临凶猛病毒的挑衅,人性也面临严峻的考验。
 
位卑未敢忘忧国。吾虽一介草民,人微言轻,身居江湖之远,仍忧吾国吾民之忧,心随疫情的起落而忐忑,情牵亲人的安康而澎湃。
 
今年的情人节,不应该只是囿于卿卿我我两人世界的小格局,更应该是悲天悯人的大爱无疆。愿我们此刻心中都充满人文关怀(humanity)和悲悯之心(empathy and compassion) ;愿天下人无病一身轻;愿祖国有一个祥和安康的人间四月天。
 
此间乐,倍思鄂!

人性出没,心向莲花

杨福成/ 山东

自打入了年,病毒肆虐起来,人性也开始蠕动,不断地暴露于街巷了。

善的,恶的,不善不恶的,都一起来了。

有人说,现在刷微信,不是愤怒得手脚冰凉,就是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都是,人性触动了人性啊。

人性出没,两重天。

好的人性,自然是感人,而那恶的,则乱腾得让人心生绞痛。

其实,那些恶的,像病毒一样的人性,原本就有,只不过先前是以潜藏着、压抑着、怀揣着的方式,扪在心里、钱兜里,不好意思拿出来。

现在病毒肆虐,人性人心也是趁火打劫。

但是,病毒虽然肆虐,一天天吞噬着人命,世界末日到了吗?

没到,一代人几代人还看不到。

那,某些人你着什么急,把心底之恶一股脑儿掏出来,朝着正遭受灾难的同胞砸去。

湖北红十字会的嘴脸,朝安保脸上喷气的中年妇女,写诗辱人的文联某主席,欺世盗名自己给自己捐献口罩的“莆田系”,还有那辆黑色公务车的无情碾轧等等,都不是朝着病毒来的吧?相反,他们是另一类病毒,趁机给人民和国家的伤口上撒盐洒硫酸。

外面的阳光很好,可我还是不敢出去,真怕那一片片的光里会带着毒液。

外面的星光也好,可我还是不敢出去,真怕那一只只的眼睛里会吐出蛇芯。

人性之恶,寒天冻地。

从没有闷在家里这么久过,冲动了,也想到武汉抗疫一线做一个志愿者,可又真怕自己会像拿高薪的那些红十字会呆货一样给人民和国家添乱。

这几天,屋里的水仙、墨兰开花了,阳台上的三叶梅、石斛、金鱼吊兰也都开花了,再过些时日,窗外,满山的花都要开了。

柴静说,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烛火。

患渐冻症,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是点亮烛火的人。

出了重症病房,隔着玻璃朝着亲人们微笑的白衣天使是点亮烛火的人。

捐了一万多块钱不留姓名扭头就走的环卫工人是点亮烛火的人。

奋斗在战“疫”一线的每个身影都是点亮烛火的人。

待到山花烂漫时,病毒在我们勇士的奋战下,也一定没了踪影,那些沦落的人性,也早已让勇士们的光辉照耀得无有踪影。

再待夏日,莲花开满荷塘,安静下来的人们便会觉悟和发现,世上唯独可以与莲花比美的,是人性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