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世界政治法律时政评论地产投资教育移民金融理财商机商讯文化科技大千世界衣食住行美容健康社区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世界 >> > 国际新闻

美国下一任防长提名悬而未决 拜登在想什么?

时间:2020-11-29

直新闻:本周一,拜登宣布了他的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团队提名。我们注意到,此前被美媒看好会被拜登提名国防部长的米歇尔·弗卢努瓦,并没有出现在名单之中,国防部长提名空悬未定。有意思的是,当地时间周五,美媒报称,拜登可能考虑提名退役美军四星上将劳埃德·奥斯汀,作为其国防部长。您认为拜登此举是何用意?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我认为曾在奥巴马执政时期,总管外交事务的拜登,一定再清楚不过,美国在当前国际战略上所面临的一个严重缺陷,那就是“外交军事化”。

所谓“外交军事化”,简而言之就是军事力量逐渐成为美国政府习惯上,优先使用的对外政策工具。一个在好莱坞电影中广为流传的段子,很好地概括了这一点:无论世界上何时何地发生何种突发事件,美国总统问的第一句话往往是,“我们离事发地点最近的航母编队在哪里”。

而这样反过来,也让军事部门逐渐深度参与政府的外交决策。事实上,自二战以来,尤其是冷战后到今天,相比于国务卿,美国国防部长和军方的参联会主席,更像是美国国际战略的主导者,国务院多数时候处于边缘位置,在执行相关决策上也要依附于武装力量。

这就导致整一套围绕冷战而设计的国家安全体系和官僚结构,让美国的国际大战略在后冷战时代,始终无法做出有效转变,单边主义、干涉主义愈演愈烈,以至于到今天,甚至谋求要将世界拖入新冷战之中。就像现实主义流派的那句名言,当你手拿锤子,看什么都像是钉子。

值得注意的是,拜登在此次大选前,明确表示会对美国的“外交军事化”做出改变,他在致美国军官协会的信中指出,美国过度依赖武装力量推进安全议程,“是时候在国家力量的其他因素方面进行投资了”。

而拜登未有提名弗卢努瓦作为国防部长,也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风向标。米歇尔·弗卢努瓦因其长期为民主党总统服务的资历,而被美媒所看好;但另一方面,她也代表了美国在过去20多年里是如何“过度依赖武装力量推进安全议程”。

90年代克林顿执政时期,弗卢努瓦出任国防部战略部长助理,正式提出美国“应在必要时,单方面使用军事力量”,以“防止地球上任何地方出现敌对的区域联盟”,并确保“美国可以不受阻碍地进入关键市场,获得能源供应和战略资源”。

2009年,弗卢努瓦又以国防部副部长的身份加入奥巴马政府。任职期间,她支持将美国在阿富汗的驻军翻倍,并说服奥巴马军事介入利比亚内战和叙利亚内战。

更加荒谬的是,今年6月,弗卢努瓦还在美国《外交事务》杂志上刊文,鼓吹在中国周边部署“更具侵略性”的军事存在以遏制中国;并要求开发一种新武器,在开战前72小时摧毁中国的所有军事与民用舰船。

可以想见,一旦弗卢努瓦入阁出任国防部长,大概率会主张强硬甚至是疯狂的军事路线。我们尚且不知道拜登会在特朗普的“新冷战”政治遗产上,做出怎样的突破,但我们可以知道的是,紧张的地缘局势只会限制外交政策的灵活性,反过来加深拜登政府内部“外交军事化”的程度,而这无论对中美哪一方都是一个再消极不过的信号。


香港壹传媒创始人黎智英

直新闻:香港壹传媒创始人黎智英周四连线美军方人员,称“担心拜登对中国政府的态度和立场没有特朗普强硬”,又表示担忧“拜登可能较少为香港人出头和说话”。对此,您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首先,我们说黎智英此言,还是在寻求境外力量干涉香港事务,他试图制造舆论来阻止拜登采取基于“战略模糊”的香港政策。目前来看,拜登团队在选前曾表示,在香港问题上,不会区别于特朗普政府的取态,只是不会采取相同的方式向中国施压。

具体如何施压呢?拜登调门虽高,但外界注意到,他只是强调会诉诸“更加细致的联合制裁”;此外,拜登上周还表示在对华政策上,会和盟友“连成一线”,以建立规则解决问题。

然而这样的政策表述,无疑极具模糊性,越是细致、越是涉及多边主义,往往落实的确定性就越打折扣。不免让人联想到,拜登从政近半个世纪以来,尤其作为奥巴马的副手,总管外交事务时期,他最为人熟知的对外政策,正是“战略模糊”。

考虑到新总统入主白宫之初,必然要先聚焦于内政;再加上参议院的控制权很可能还会被继续把持在共和党手上,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香港问题大概率不会是拜登的焦点议题,可模糊之处尽可模糊也是顺理成章。

因此我们说拜登上台之后,在香港问题上复制“战略模糊”,至少在初期一段时间内,并非没有可能,而这无疑是黎智英等反对派人士所极不愿意看到的。

另一方面,黎智英的此番言论,反映的也是部分港人对美国政府的“幻想”。美国大选前的一份国际民调显示,港人对特朗普的支持率高达36%,远高于亚太区域的12%,以及欧洲的14%。

不难发现,香港社会中支持特朗普的人士,大多为“黄丝”,即反对派支持者,这些人嘴上高喊民主、自由、人权、法治,但又支持处处与民为敌的特朗普,这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这种矛盾其实很好理解,抗拒中央政府的部分港人,不外乎是以“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作为思考的基础:首先将国家置于自己的对立面,然后既然特朗普肯与中国搞对抗,就认定“特朗普一定是已方之友”。

然而可悲的是,这些人之中的大部分,既不了解美国问题,也不清楚民主党和共和党的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之别,更不了解两大候选人各自有怎样的施政政纲,就盲目认为“特朗普会拯救香港”,甚至幻想特朗普会“派遣美军登陆香港”;与此同时,他们连拜登的对华政策是什么都不了解,就盲目地仅因为他是特朗普的竞争对手而加以排斥。

简而言之,黎智英的言论背后,除了一厢情愿的幻想,剩下的就只有是民粹与无知。

来源: 深圳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