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闻世界政治法律时政评论地产投资教育移民金融理财商机商讯文化科技大千世界衣食住行美容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世界 >> > 时政评论

“税”你没商量! 税改,或成加国小企业的灭顶之灾?!

时间:2017-9-3
          TITLE web 0902 copy 特约记者 ? 方 瑜   你是自雇者、小生意户吗?财政部盯上你,要你多缴税了! 自由党夏季会议 财长头大了 下星期聯邦自由黨將在卑詩省Kelowna召開夏季的黨團會議, 為9月18日國會開議做準備。不過會議還沒開始,自由黨一些國會議員已經準備給財政部長莫諾〈Bill Morneau〉下馬威, 決定在會議中對正在進行的稅制改革表達憂慮與反對,因為這些國會議員正面臨選區的小企業主們排山倒海的壓力。 本周由小商戶、醫生律師等專業人士等35個團體共同組成的「小型商業稅公平聯盟〈Coalition for Small Business Tax Fairness〉」發公開信函給財政部長,希望財長放棄對小型商業稅改的計畫,信中提到:「我們的會員,包括許多專業人士都覺得受到不公平的對待,因為聯邦政府簡單地將我們塗上了“稅務騙子”的稱號,但我們過去採用的稅務制度,是聯邦政府行之多年,而且鼓勵我們採用的制度。這是歷經前朝自由黨與保守黨政府執政時的政策,而政府的初衷是希望鼓勵獨立小型商業增長。」 究竟为何税务改革 制度掀轩然大波? 話說2015年聯邦大選時,自由黨黨領杜魯多承諾當選後會著重稅務公平原則,確保堵上一些漏洞,因此杜魯多政府執政後開始進行稅務改革,今年7月18日財政部推出了防堵高收入者用成立公司的方式進行避稅漏洞的措施,包括三大項: 1.收緊「收入噴灑 (income sprinkling)」制度,防止公司收入移轉給沒有收入的家庭成員。 2. 將 遏制「被動式投資收入」,阻止企業將公司剩餘資金用作被動投資。 3. 限制將公司正常收入轉化為資本增値,因為資本增値的稅率更低。 財政部給予75天的公眾諮詢期,也就是在10月2日前都歡迎任何一方的公開意見。 开公司好处多 收入可进行分摊 看似簡單的三大項計畫,怎麼會讓小型商業戶大跳腳呢? 加拿大為了鼓勵小型商業,從70年代起就推出不同措施激勵民眾開店做生意,公司所得稅比明顯比個人所得稅低得多,這導致加拿大的有限公司數量猛增了8倍,因為高收入者發現,成立有限公司可以進行很多合法的避稅方式。 不少高收入的加拿大專業人士,比如醫生和律師,常常以成立有限公司的方式從事自己的工作,這樣不但把許多開支打入公司的支出項目,公司的淨收入可按照低稅率的有限公司所得稅和公司紅利稅納稅;而且把低收入或者是沒有收入的家庭成員,也作為公司雇員或者是公司股東分配收入,這樣從多方面降低自己本來應該報稅的收入。註冊會計師李金萍表示,所謂的「收入噴灑 (income sprinkling)」就是分擔收入的概念,例如我開了個有限公司,正値18歲的孩子要上大學,所以我就把公司收入撥10萬元給他,讓他可以當學費支出,我則可以享受抵稅、少交稅的好處。曾有專家硏究測試發現,一個年收入22萬元的高收入加拿大人通過“收入噴灑”的避稅手段每年可以少交3萬5千元的所得稅。 相比之下,作為普通掙工資的打工者,每分錢都逃不過該被納稅的領域。鑒於這種不公平的稅務操作,財政部想堵上此漏洞,把現在規定18歲以上可以享受收入分攤的年齡規定提高到25歲,而且要嚴格測試那些成為分攤收入的家庭成員是否眞的符合該領工資。也就是說,你不能只是在公司掛著某職銜就可以白領父母親分撥的收入,你必須要對公司有實際的心力付出。 聯邦政府財政部長莫諾說,上述措施就是為了讓加拿大的稅收制度比較平等,防止私人企業在家庭成員之間採用收入分散方式來少繳稅。但這個變化不會影響上市公司。根據財長提出的措施,如果稅務局經過測試認定高收入加拿大人成立的有限公司缺乏合理性,則會對分配給低收入家庭成員的紅利收入按照最高的聯邦稅率33%進行課稅。財政部估計,5萬加拿大家庭將通不過合理性測試。而彌補這一漏洞,聯邦政府每年可多收稅2.5億元。 其他避税方式 都被盯上了 財政部也關注到,有些人會把個人資金轉到公司名下來進行投資操作,因為公司稅率比個人稅率低。 就公司而言,的確會有閒置資金,這些資金可能是計畫用於進行再擴充投資之用,但很可能目前不是好的擴充時機,或是企業主正在等待購置新機器等,都會有空窗期,因為政府原本鼓勵企業利用閒置資金,所以讓企業可以將這些資金用於被動投資〈passive investment〉,也就是可以放在定存、買股票基金或是房地產等,如果因此獲利則可幫助企業再投資成長。不過政府後來發現,愈來愈多人利用這種管道進行被動式的投資而獲利,並不是眞的想進一步投資擴充生意,因此財政部計畫對所謂的被動式投資所得提高稅率,另增30.7%的稅率。 聯邦政府還準備在將來適當時候推出提高資本增値稅的法案。目前增値的資本只有50%需要納稅的制度被認為是讓有錢人合法避稅的不公平稅法。很多人對於自己獲得的資本收益上報為“正常業務收入”,而不報作“分紅”的人。因為按照聯邦稅率,如果按資本收益交稅,稅率只有50%,但是如果上報為“分紅”,則會面臨較高的稅率。 此外,對於資本增値豁免額也考慮收緊。現在如果你賣了原來的貿易公司或是餐館生意等小企業,政府會讓每個股東享有一筆最高約80萬的免稅額 (根據2017年的通膨計算,免稅額為83萬5716元)。所以會計師都會建議讓家庭成員都成為公司股東,因此每人都享有一筆免稅額,自然可以大幅降低應繳稅款。 舉例來說,如果你賣了一個生意,賺了400萬元,一家四口都是股東,每人享有835,716資產增値免稅額,等於可有約330萬元無須課稅,最終要被課稅的資產淨增値不到70萬元,只需繳納17.6萬元的稅款。但依照財政部的新制度,可能僅剩一個人可以有835,716元的豁免額,等於應被課稅的資產淨增値高達320萬元,最後則要付出84.7萬元的稅款。僅僅只是一樁公司買賣,新舊制度一比,會讓聯邦政府多收了67.1萬元的稅款。國庫是大贏家,但買賣生意的業主們可是臉都綠了。 (下轉A3版) 小企业主抱怨 风险高没人理 Yale & Partner會計師公司計算,這套聯邦政府的新稅制,對小型企業主來說,相等於增加73%的稅款。在卡爾加里開辦小生意的老闆Tom Spenceley抱怨:「為什麼開一家公司,什麼錢都還沒賺到時,就要吿訴我必須要額外付出73%的稅?如果這樣,我何必辛苦做生意?乾脆幫別人打工好了。」 加拿大獨立商業聯盟發言人Amber Ruddy表示,理解政府想要打擊鑽漏洞者的初衷,但是有人濫用系統需要被嚴查懲處是一回事,不應該以此就對整套系統大翻修而影響了多數兢兢業業經營公司的企業主們。她說,政府現在瞄準的對象,並不是那些所謂1%的富有者,而是一些包括醫生、律師、農民等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是所謂的中產階級者。 全國各省醫師協會連續一個月不斷發出警吿,代表2.9萬名醫生的安省醫學協會會長Shawn Whatley認為這會影響加拿大經濟,令醫生減少工作,提早退休,甚至離開加拿大。雖然當醫生看起來是極為風光的行業,但其實背負的壓力很大,別說就讀醫學院漫長的過程可能會背上沉重的學業貸款,就算眞的執業當起家庭醫生,一年收入平均30萬來說,要支付辦公室租金、助理薪水、醫學協會年費、保險費、雜項開支等,林林總總扣除後,實際淨收入也只有8~10萬元,不能算是眞正高收入者。Shawn Whatley說,加拿大醫生薪水已經比美國少,如果政府再剝除一些稅務優惠,恐怕更多醫生寧願選擇南下美國執業。 在列治文經營傢具店的林老闆說,開店作生意的風險與成本眞的很高,你要面臨不斷上漲的租金、水電費、勞工成本等,如果政府對於企業資金運用方式設定更多的條條框框,會進一步促使企業主萌生退意。如果沒有願意當老闆,那來的工作機會呢? 加拿大商會執行長Perrin Beatty希望政府第一步就是要延長公眾諮詢期,因為10月2日前要廣泛聽取意見並不容易。全國有130萬個小型商戶,有務農的、開餐館的、有醫生、也有木工、或者賣衣服鞋子的。他說,這個新制度不是影響一撮人,而是影響整個社會。 卡加里大學經濟系副敎授Trevor Tombe也建議政府要謹愼一些,因為開個小型公司眞的不那麼容易賺錢。依據加拿大統計局數據,2016年第四季度,全國有14萬個新的小型商業加入市場,但同期也有12.6萬個商業戶關門。即使是在經濟強勁的2014年,數據都顯示當年每個季度都有約12個商業生意退出市場,顯然做生意風險還是很大。 加拿大万万税 何谓真公平? 就在聯邦稅制改革吵鬧不休之際,菲沙硏究所剛公佈的數據顯示,加拿大眞是個萬萬稅的國家。 菲沙硏究所的最新年度報吿顯示,加拿大人將42.5%的收入都用來繳稅。過去一年,按家庭平均收入8.3萬元計算,每戶繳的稅就達3.5萬元。這些稅款包括聯邦、省和地方稅、所得稅、銷售稅和房產稅等,總稅率相當於年收入的42.5%。相比之下,普通家庭僅用年收入37%支付日常生活所需,一年下來,3.1萬用於衣食住行(租金、房貸、食品和穿衣等)支出。 報吿指出,自1961年以來至今,加國平均稅賦上昇2000%多,漲速遠超許多消費品,同期消費者物價指數(吃飯、穿衣、住房、交通、醫療及個人護理、敎育及其它平均價格指數)僅漲718%。這反映了一個“顯著的轉變”,在1961年,加拿大家庭平均用三分之一的收入納稅,近三分之二的收入用於吃穿住。現在正相反,我們要用將近一半的收入納稅,三分之一的收入用在生活必需開支上。換言之,我們所賺的錢,大多是被政府刮走了,自己能用於日常花費卻較少。 會計師陳作人認為,加拿大總是在國際評比上出類拔萃,就是因為擁有完善的社會制度,這些好福利依賴的就是納稅基礎。試想,一個孩子從小就有牛奶金,直到18歲都享受免費敎育,人人有全民健保,這些不都是需要稅負支出的嗎?因此他支持政府的改革行動,因為稅務公平是基本原則,如果有一個年收入20萬元的人,可以透過開公司而進行收入噴灑式的避稅手段,而得以每年少繳3.5萬元的稅,另一個領20萬年薪的打工族因為不能開公司,則必須多繳稅,這樣怎會合理公平? 會計師李金萍說,什麼才是公平很難說,只不過執政者總是要考量選票。畢竟在這個社會上,高收入或是經營生意者是少數,一般打工族還是佔多數,政治人物惦量選票問題,不得不做出選擇。況且這是杜魯多政府競選時的承諾之一,如果完全擱置不理,讓一切又回到原點,恐怕又會引起另一波反彈。因此,現在的民意拉鋸、各自表述,或許可以讓財政部的計畫做一些修正。 政治評論家Terrence Corcoran用諷刺的筆調說,什麼是稅賦公平原則?其實根本沒有原則,因為簡單的目標就是:盡可能多收稅,只要在民意上、政治操作上可以接受的原則下。他說,在自由黨政府第一分預算案中,財長提到稅收公平原則時說得很清楚:「政府將為中產階級減稅,會對1%富有者加稅。」但怎麼突然之間,不屬於1%富有者的醫生、農民與小型商業主都成了財長砲口瞄準的目標? 稅務理財專業顧問兪浩說,稅制是一個非常多面向的結構,很難界定何謂完全的公平。砍了這個頭究竟是對大家都好?還是大家都受害?最怕就是以為的善意出發,卻導致了災難性的後果,如果因為要追求所謂的公平而傷害整體經濟,導致人人生意難做、找工困難,那眞是代價太大了。 縱然這陣子風風雨雨不斷,但財長莫諾還保持著文風不動的態勢,他只簡單在本周發出了一個Twitter推文說:“這些規則旨在幫助企業發展,而不是庇護個人所得稅。” 只怕下周起自由黨在Kelowna召開的內部大會,莫諾受到的黨內質疑聲浪會很大,他還能不能堅守初衷?實在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