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闻世界政治法律时政评论地产投资教育移民金融理财商机商讯文化科技大千世界衣食住行美容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世界 >> > 时政评论

特朗普欲力阻中國彎道超車

时间:2018-3-23
早就磨刀霍霍的特朗普終於掄起了對華貿易制裁的大棒,口頭上他的目標是要中國“馬上”減少對美貿易順差1千億美元。透過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使命”,觀察已宣布的制裁措施與邏輯,人們會發現,特朗普發動貿易戰醉翁之意不僅在縮小貿易逆差,更在乎大國競爭,在乎延緩中國在高科技領域彎道超車的進程。 105019259 特朗普此番對華貿易制裁措施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對航空航天、信息通訊技術和機械裝備的1300多種中國輸美商品額外徵收25%關稅,涉及金額五、六百億美元;第二,對中國來美投資,尤其是收購、兼並、合資進行限制;第三,通過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對中國的技術執照政策發起訴訟。 這三方面措施最吸引眼球、爭議性最大的是第一項,然而最可能“損人不利己”的也是第一項。因為涉稅金額只占美國從中國進口的約十分之一,限制中國高技術產品進口,會壓縮中國企業市場空間,但也會讓美國高科技企業生產成本升高。更何況若想不讓中國獲得技術,合理的邏輯是限制對華出口,而不是限制從華進口。更有可能對美國希望延緩中國高科技領域“彎道超車”產生一定影響的倒是第二項和第三項,但實質性影響有多大,美方專家也不表樂觀。 作為商人的特朗普,不可能不理解經濟全球化時代,產業分工協作的道理,否則他的女兒伊萬卡也不會找中國工廠做其服飾品牌的代工廠。作為總統的特朗普,他已經對選民做出承諾,哪怕是有違經濟規律,他為了連任也要去做。因此給美國人按照經濟學道理來算賬,說美國如何“得了便宜還賣乖”,是沒有用的。 貿易戰兩敗俱傷、無人受益的道理是如此明顯,為何特朗普政府還是要打貿易戰呢?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Yukon Huang)說,因為這是關於政治,是關於選舉,特朗普要迎合民粹焦慮的潮流。 中評社記者查閱了美方的統計數據,發現2017年美國一共從中國進口“先進技術產品”1710億美元,其中信息通訊產品占了1555億美元,柔性製造設備和航空航天產品都在10億美元左右。也就是說,信息通訊產品將是美國額外徵稅的主要攻擊點,以後來自中國的電腦、手機以及元器件等將更難進入美國市場。問題在於,這些產品本來進入美國市場已經受限,比如華為手機最近就從AT&T下架,聯想電腦早已在美國生產。新的加稅措施除了限制中國廠商的市場成長空間之外,也會增加美國廠家比如蘋果公司的製造成本,但對於中國提升核心技術能力並沒有實質性影響。 美國智庫企業研究所中國經濟問題專家史劍道(Derek Scissors)認為,特朗普政府應當放低貿易保護主義“歇斯底里”的聲調,因為其初步應對之策將收效甚微。對500億美元產品徵稅25%固然是改變現狀,但相對於一年從中國進口5000億美元,靠這點措施短期內想縮小貿易逆差是非常不可能的,而且隨著美國國內減稅措施實施,貿易逆差還會擴大。從長遠看,對華貿易設限措施也許能使雙邊不平衡縮小,但美國總體貿易不平衡並不會改善。這個措施對於改變過去15年中國在知識產權方面的行為也是蒼白無力的。 奧巴馬時期代理副貿易代表、亞洲協會副總裁卡特勒(Wendy Cutler)分析,特朗普的行動是要應對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知識產權和強制技術轉讓政策,這些領域的憂慮來自“中國製造2025”規劃明確提出在一系列先進技術領域,比如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領域取得全球主導地位。 美國媒體報道,在與美國國會的對話中,貿易代表署(USTR)強調,美國政府的行動將“盡可能減少對消費者的影響,並最大程度上影響中國”。貿易代表萊泰澤22日在國會聽證會上列出了對中國徵稅可能覆蓋的十大高科技產業,稱它們是“中國製造2025”計劃的主要產業,如果讓中國如願以償,就對美國不利。 萊泰澤的表態道出了特朗普政府發動此次貿易戰的終極目的--延緩中國高科技領域在政府主導下,跳躍式發展,對美國實施彎道超車的步伐。美國商務部長羅斯22日也表示,知識產權是美國的未來,關稅是一個長期過程的起點。 不可否認,就像央視大型紀錄片《大國重器》中透露的,近年來中國製造業的一些關鍵技術突破是在與國外企業合資合作過程中實現的。這就是美國為什麼對中國公司來美併購技術公司憂心忡忡,特朗普日前就以國家安全顧慮爲由否決了新加坡博通收購美國高通一案。美國國會正在制定新的立法,要對外國來美投資進行更加嚴厲的審查。 結合美國新的國家安全戰略將中國列為主要戰略競爭對手,回歸大國競爭戰略的美國通過貿易戰來牽制中國高科技發展,對於美方而言也是順理成章。美國智庫國家利益中心國防研究主任卡扎尼斯(Harry Kazianis)對中評社表示,特朗普的貿易設限措施對於戰略競爭是會有重大影響。新的國安顧問博爾頓一直強烈批評奧巴馬政府過去沒能有效牽制中國崛起,他不僅會支持特朗普政府以關稅來打擊中國,也會支持與北京在東海和南海爭端的美國關鍵盟友和夥伴,並確保台灣民主不被改變。 即便如此,美方專家也對特朗普政府以限制中國來美投資和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來迫使中國放棄技術轉讓政策的前景不表樂觀。史劍道認為,限制投資也許只是象徵性的,因為中國從美國獲得先進技術的所有大的嘗試都已經被封殺,美國還在考慮通過立法收緊技術管制。 卡特勒認為,其實美國更好的辦法是與對中國貿易政策行為有共同關切的國家聯手施壓中國,但特朗普的232調查,對鋼鋁產品徵稅,已經讓歐盟等美國夥伴對聯手對付中國意興闌珊;而且特朗普單邊加稅的手法也轉移了國際社會的焦點,讓人們聚焦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而不是中國的貿易政策行為。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波森(Adam Posen)指出,美國以國家安全的名義推出貿易限制措施,會招來其它國家的效仿。世貿組織規則對於國家安全的主張無法干預,原來這種貿易救濟手段少被世貿組織成員使用,是因為美國起表率作用,但現在特朗普拋棄了這個傳統,對美國將帶來破壞性影響。波森指出,華府要北京承諾更好的貿易政策和行為是合法合理的,但特別針對中國的反應甚至欺凌,也許是無法執行的,中國不會簡單地向特朗普的單邊威脅投降。特朗普發動貿易戰也許會成為“經濟上的阿富汗戰場”--一個昂貴而無效的無底洞。 (中評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