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华社代表在结束与移民局官员对话后步出内政部大楼。(《欧洲时报》/陈述 摄)
“走出”华人生活圈
打破外界对华人的“刻板印象”,少不了华人社团的努力。
西班牙心理学专家Iris Gonzalez Schiller表示:“华人是愿意融入当地社会的,在时间和经济允许的情况下,他们希望跟当地社会交流。但这其中又有一个文化对接的问题,如何让华人从他们感兴趣、易参与的方面融入社会,找到华人群体真正需要的东西,这是解决融入问题的关键。”Iris Gonzalez Schiller认为,这需要当地社会和相关机构给他们提供不同的选择机会,让华人能主动地融入,但这注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近期,意大利特伦蒂诺华人协会在省府大楼举行新闻发布会,首次推出中文版《特伦蒂诺华人实用手册》。该手册是当地华人协会“提供社区专业资讯”服务项目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帮助生活在特伦蒂诺的中国侨胞了解当地政策,方便侨胞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助力侨胞融入当地社会。
《特伦蒂诺华人实用手册》涵盖了华人日常生活中所涉及到的各种信息,以及相关社会服务机构的介绍。其中包括:政府部门、社会服务机构的职能,办公时间、地址、业务范围等等。手册还通过案例和生活经验的分享,向侨胞介绍了诸如办理居留、申请入籍、看病、学习、购物、乘车、信息查询等与侨胞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
帮助华人融入当地社会,华助中心也在搭建平台。
“从我们日常工作所了解到的侨胞经常遇到的困难来看,华侨华人在融入当地社会时存在的最大问题主要包括语言障碍及法律意识缺乏等。”巴塞罗那华助中心负责人金浩先生表示。“语言不过关无法与当地人民交流,再加上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旅西侨胞难以融入当地社会。”
金浩介绍,目前巴塞罗那华助中心已经开通一部热线求助电话,而目前华助中心正在编制一本当地华侨华人生活指南。接下来,巴塞罗那华助中心的重点工作还包括,组织一支义工团队、组建一支法律救助队伍、搭建一个服务网络平台、建立一个与相关政府部门有效沟通的关系网络、筹建一个“华助中心基金”。
金浩说,改中心还将建立第三方平台机制,通过与第三方平台,律师楼、健康中心、翻译社,建立合作关系,从而完善机制,在遇到困难侨胞求助时,能够及时帮助。
金浩还表示,巴塞罗那华助中心将加强与当地政府、协会等组织机构的沟通交流,以便在帮助华侨华人解决实际问题时能与相关机构更好地互通信息,取得更多元化的社会帮助。
“走近”华人群体
减少误解,增加认知,并非华人群体的单向行为,欧洲多国也在努力中。
在英国,存在华人面对治安问题不向警察报案的现象。自2016年起,西米德兰警方与英国积极华人计划(Chinese Active Citizens UK)在伯明翰共同合作了一系列活动,如警方安全知识讲座、警局参观访问、打击现代奴役及人口贩卖讲座等等。这些活动促进了警方与当地华人群体间的有效沟通,加深了双方之间的了解,并形成了更深层关系的纽带。
英国伯明翰警局华裔警员Kin Lee曾表示,他曾收到同事的“抱怨”,很难与案件中的华人受害者沟通。而当有像Kin Lee这样熟悉的华人面孔出现时,他们显然更愿意讲述自己的经历。
伯明翰警局华裔警员Kin Lee对记者表示,华人通常都很谨慎、内向。家庭的责任和压力通常会使得他们放弃自己的理想和雄心壮志,转而朝着家庭对他们的期望发展。相比警察,家长们显然更愿意让子女从事律师或者会计等方面的工作。
Kin Lee坦言自己直到30岁才下定决心加入警队,而这份工作带给了他前所未有的满足感。伯明翰作为英国第二大城市,拥有相当数量的华人人口,因此同样存在警队中代表性不足的现象。他说,如果能有更多华人加入警队,代表和为自己的同胞的服务,将会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一直以来,一些固有观念认为,华人群体在当地社会事务上沉默寡言或隐形不见。其实,英国华人也在努力打破这一“刻板印象”,2017年英国大选有7名华裔候选人参与国会议员竞选,该现象就可以佐证。
据德国之声中文网报道,在意大利北部山谷,考虑到当地中小学里有20%学生是华裔——这远高于意大利的平均水平,融合问题尤其紧迫。
巴尼奥洛和巴尔杰的学校逐步实施了一些针对华人学生的服务,例如安排文化调解员,特别开设意大利语班。不过社会工作者认为,还急需更多的资金与人力资源。
尽管资金和人力不足,还是有很多华裔年轻人成功地融入了意大利社会,离开了山城,前往其他地区工作学习。
(来源:
中国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