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觉得自己有多聪明,有时候可能还是无法充分利用记忆力。一系列的研究显示,大多数学生并不能使用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反而把时间浪费在无效的方法上。
问题之一在于,我们常常从父母、老师和科学家那里得到许多矛盾的信息,使我们无法确定哪些方法可行,哪些不可行。
幸运的是,在一份顶级心理学期刊发表的一篇新论文检视了最常见的错误观点,列出了五种最受欢迎的学习策略、这些策略的潜在问题,以及如何更高效地运用这些策略的方法。
策略1:反复阅读
在学习新词汇吗?最常见的策略就是反复阅读这些词和它们的含义,直到印在脑子里。很可惜,心理学家认为这个方法过于被动,大部分信息并不能给人留下印象。
记忆小技巧:阅读之间保持间隙
被动的重复阅读或许是最低效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你觉得自己缺乏对概念的基本理解,那么重复阅读有时就不可避免。不过,你可以通过定期回顾这些内容,来更好地实现重复阅读的效果。你可以先阅读一章内容,然后去做其他事情,接着在一小时、一天、或者一周后再复习一次,帮助加深记忆。
你还可以在复习材料之前就自己的理解程度进行提问,进而帮助自己根据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侧重复习,增加精神投入。
策略2:划重点
和反复阅读一样,这种学习方法几乎人人都用。这个方法很好理解:划出重点词句有助于加深印象,让你随后更容易找到最重要的段落。不过,尽管划重点可能比被动阅读更有效,但总是涂涂划划就没有太大帮助了。大多数学生缺乏洞察力,几乎把每个自然段都标为重点。
记忆小技巧:停下来思考
科学家们建议,先通读一遍文章,然后在第二次阅读时再标出相关段落。这种方法强迫你更仔细地思考每一个要点,以及它在整篇文章中的相对重要程度,从而鼓励你更主动地处理信息,这对形成强大的记忆力是必不可少的。
策略3:记笔记
随便去哪个教室或图书馆,你会发现学生们都很谨慎地将最重要的内容记在笔记本上。和划重点一样,当你无法合理地判断哪些内容需要记下来时,问题就来了。过度热衷于记笔记,以及倾向于记下所有内容很容易养成坏习惯。
如果你做了太多笔记,最重要的信息可能就淹没在里面了。
记忆小技巧:保持简洁
实验显示,学生在笔记里使用越少的词汇表达想法,之后就越可能记得起来。或许这是因为,总结信息,并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达,会迫使你深入思考要表达的主旨内容,这个额外的功夫加固了记忆。这些发现还解释了为什么用纸和笔做笔记比用电脑好:手写比打字慢,迫使你更简明扼要地记下笔记。
策略4:列提纲
许多教师鼓励学生"鸟瞰"学习的课程,用结构化、符合逻辑的方法来概述学习要点。有时这些要点由老师本人列出,但也可鼓励学生自行完成。
记忆小技巧:寻找深层规律
有新证据显示,拿到课程大纲的学生通常成绩更好,因为有了大纲,学生可以了解不同课题之间的潜在联系。研究表明,通常更有效的方法是,在学习之前先了解课程大纲和框架,然后随着学习的深入了解更多具体内容。
当然,我们大部分的学习都是独立的,没有正式的指导。但你可以很容易自己总结出一篇文章或者一节课的要点提纲。同样,简洁是关键:如果要了解潜在联系,并充分利用这种深层次学习,你必须专注于内容的结构,不能迷失在细节里。
策略5:抽认卡
自我测试(或者用心理学家的说法,叫做"提取练习")现被认为是最可靠的学习策略,对具体、详细的内容而言更是如此,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种方法可以提升记忆力。尽管如此,使用这种策略的方法不同,学习的效果也可能迥然不同。
记忆小技巧:别过度自信
大多数人都很难衡量自己思维的局限性,并对自己的决定作出过高的评价——对学习的判断也不例外。确实,一项研究显示,人们对自己掌握一项内容的信心越大,以后记得这些内容的可能性就越小。
我们都低估了自己的健忘程度。如果你自认为,一旦成功记起了一件事情,这件事就会永远印在脑子里,那么使用抽认卡学习就可能适得其反——你会在真正记住卡片内容之前,就把卡“丢掉”,不再巩固记忆了。相反,在你自认为已经记住这个词之后,过了很长时间再继续进行卡片测试才是更合理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