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九月,我家老大朵拉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听说她要上学,我周围的朋友都关心地问:
她能适应吗?
说这话是因为,在此之前,朵拉随我们赴美,读了整整九个月的美国幼儿园和小学。不少国外归来的小朋友回国读书后难以适应,语文数学跟不上进度,就连坐姿站姿都要重新学习。这段过渡期短则半年,长则一年,令家长和孩子都苦不堪言。所以,有些在美国的中国访问学者干脆让孩子回国后直接留一级,以便平滑过渡。
令我吃惊的是,朵拉完全没有不适应,不仅不怎么需要过渡,甚至觉得现在的学校远比美国的学校要好。这和人们的通常看法相差太大。我一开始把这归因于上学的新鲜感。但是现在一个学期结束了,她越来越开心。我感到欣慰的同时,又有点好奇。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她那么喜欢中国的小学生活呢?
学校和教学方式并不是决定因素
通常,大家比较中美教育,关注的都是学校的教学方式和机制。讨论具体的学校,也都围绕着学校排名、声誉和知名度等等。仅就这两点,朵拉在国内学校很难和美国的学校相比。
朵拉在美国康州纽黑文上的幼儿园EBJ(Edith B Jackson Child Care)是耶鲁附属幼儿园,强调通过玩耍来学习,且师生比仅为一比四。在美国加州,她的小学是一所评分满分的小学,师生比为1:20。这两所学校的老师都很资深,对学生尽心尽力,学校生活也丰富多彩。相比之下,我们家门口的小学并不在以教育知名的西城区或者海淀区。这所学校才建立六年。新人新校新风气,师生比1 :45,同大部分中国学校一样。
中美的教学方法也不同。美国以学生为中心,上课和作业都注重孩子的接受程度,经常鼓励孩子。国内的学校尽管也强调素质教育、快乐学习,但以1:45的师生比,要想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个性化教学并不容易。
但是朵拉就是喜欢中国的学校。经过一个学期的观察,我发现小朋友和大人对于学校的好坏评价方式非常不同。对于孩子来说,决定其幸福感的并非我们通常所说的大环境,比如教育体制,教学方式。最关键的是孩子的同辈环境,也就是她日常生活的小环境。而这个小环境,主要由三大因素决定。
同辈群体的主流文化
谈到对新环境的适应,大家首先会想到语言。但这对朵拉来说并不是问题。赴美两个月,朵拉就过了语言关。等我们搬到加州时,她的发音已经和当地的小朋友一摸一样。而我们离开美国的时候,朵拉的学期报告上英文是满分。
即使和很多在美国生活的中国小朋友比,这个成绩也是不错的。主要原因是,很多中国小朋友到了美国,迅速找到了同样来自中国的同伴。他们除了上课说英文,其他时候都说中文。但朵拉班上中国学生很少,以至于她不得不用英语和同学交流。
实际上,这正是朵拉的痛苦所在她必须努力融入班里的主流环境,从零开始构建自己的人际网络。仅仅说同样的语言、有同样的发音远远不够,朵拉还必须迅速培养和主流群体同样的爱好看一样的书,玩一样的游戏,吃一样的饭。
比起语言,融入同伴的主流圈子要困难得多。光吃饭这项,就很让人烦恼了。朵拉一点都不喜欢吃西餐,但是在美国上学时却主动要求吃食堂,以便能和同学一起就餐。我开始还以为她爱上了西餐。后来才知道,每周三是她最快乐的时候,因为那天食堂供应米饭和鸡肉。
在北京就完全不同了。朵拉的同学们都是中国人,又都住在附近,大家的兴趣爱好和生活都很类似。学习在一起,兴趣班在一起,玩也在一起,简直是身心舒畅啊!
时间是性格培养的关键
朵拉融入同伴群体的第二大障碍就是时间。因为朵拉爸爸分别在美国东部和西部的大学做访问学者,朵拉在美国的两所学校差不多都只呆了四个月。四个月看上去很长,却只够小朋友熟悉一个陌生环境。
我观察朵拉在中美三所学校的经历,发现她从进入一个学校到邀请朋友和被朋友邀请单独玩,大概要花四个月时间。也就是说,在美国求学的时候,她每次刚刚开始发展相对稳固的个人友谊,就得搬家了。
不断地看到朋友来了又走,不仅仅是朵拉一个人的困扰。朵拉所在的小学,有很多附近大学访问学者的孩子。他们来去匆匆,一两年就走。我们临走之前向朵拉好朋友Anhan的妈妈道别。Anhan妈妈伤感地说,这是Anhan第三次失去朋友了。每找一个好朋友,只能一起玩半年时间。
每四个月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重新适应,从零始建立自己的关系网络,这对成人来说也不容易,更别说是5、6岁的小朋友了。
我从朵拉的身上看到,搬家对孩子的性格有重大影响,且频繁搬家对于性格养成尤其不利。因为他/她没有足够的时间发挥展自己的沟通能力去社交,去建立牢固的个人关系和同辈群体的影响力,也很难由此建立自信。
在国内就不同了。我们家门口的学校是九年一贯制,这足以让朵拉经营自己的小环境,给了她无限的安全感。
小朋友喜欢难度适宜的竞争
比较朵拉所在的中美学校,最大的区别就是对竞争的态度。据我观察,至少美国的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是不鼓励竞争的。老师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她很好,你也有自己的优点和特点。
现在国内不大张旗鼓地支持应试教育。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更不会强调学业排名和考试。以小学一年级为例,都强调乐考降低了考试难度,让学生皆大欢喜。但是在行为规范等各个方面,学校充分利用了竞争机制来激励学生。以朵拉学校为例,从校门口布告栏,教室走廊到教室里,到处都是排行榜,给学生们的站姿、坐姿和其他行为规范打分。为了鼓励学生们尊重纪律和努力学习,学校还发明了积分计划和多种奖项,以竞争促进步。
朵拉觉得,与美国学校相比,奖项特别丰富是中国学校最好的地方。而且她对于各种行为规范的约束并不感冒,反而乐在其中,因为这是她能力范围内可以做到的。
当然也有小朋友不喜欢或者不适合此类比拼,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小朋友喜欢竞争,尤其是那种通过一定努力就可以获得胜利的竞赛游戏,不管是学术还是其他类别。
其实美国小朋友也喜欢竞争。在朵拉就读的加州那所小学,老师也会奖励守纪律、表现好的小朋友贴纸,贴在放作业的红色文件夹封面。但是这是对单个人的表扬,并没有排行榜。我有一次接朵拉的时候,好奇地看其他小朋友的贴纸。此后,只要一看到我,她同学就会给我展示自己的贴纸。然后,一群小朋友就开始比较贴纸的数量和大小了这算是自发的排行榜了。
朵拉对中美学校的判断看上去出乎意料,实际上是在意料之内。每个人的幸福感很大程度都由自己的小环境决定。是否能够带来安全感和成就感,是否有志同道合的同伴,都是极为重要的判定标准。成人的世界不也一样吗?
也许,随着年龄、阅历以及技能的成长,朵拉的想法会变。不过,无论大环境如何,我们都需要努力打造小环境。这也是父母和孩子可以共同努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