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闻世界政治法律时政评论地产投资教育移民金融理财商机商讯文化科技大千世界衣食住行美容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 教育移民

为什么日本人偏偏钟爱移民南美洲的巴西呢?

时间:2020-4-21

巴西是除了日本、美国之外日本裔人口最多的国家,日裔约占巴西总人口的1%,图中的这个巴西女孩就是日裔后代

我们设想一个情景:如果你在你的家乡已经穷到无立锥之地,甚至到了“夜无三尺可眠、腹无三餐可果”的地步。而就在此时,未知的大洋彼岸的轮渡向你伸来橄榄枝,你会怎么选择?

是扎根本土努力奋斗,还是飘洋过海在异乡重新开始?

清朝末年,福建、广东和海南地区曾经有移民东南亚的热潮,人数达数百万,史称“下南洋”

移民(immigration),这个在今天似乎看起来似乎“高级”的词语,在泛黄的历史中出现时却往往是带着血泪和辛酸的。

其实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移民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情。

那时候交通不便、消息闭塞,踏上前往异乡的火车或轮船,常常意味着风餐露宿、颠沛流离。比起移民,其实更像是赌局,或是客死异乡,或是功成名就

中国历史上的大移民最为人熟知的应该就是“下南洋”(移民东南亚),而和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Japan),那里的移民潮其实也曾“汹涌澎湃”。

东南亚十一国地图,东南亚地图就是中国传统概念里的“南洋”

大移民的原因,涉及诸多方面。然而抽丝剥茧,用最简单的历史视角来看,其实不外乎两点:一是人地矛盾激化而导致的大量人口破产或无业,二是战争或者自然灾难而导致的社会大动荡。

“再说得简单点,所谓的大移民,不过就是再不跑(移民)就活不下去了。”

中国人下南洋,大多是因为清末西方商品经济的入侵而导致的经济结构的变动。中国人“一亩三分地”的小农经济开始瓦解,人地矛盾日益严重之下,由此导致了大量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的破产,为了寻求活路,他们之中的一部分人(以福建广东为主)踏上了移民的轮渡。

1900年,西方摄影师镜头里的中国码头劳工,这些人大多是破产以后流入城镇谋生的农民


而日本人移民的历史,和中国人一样,起因都是因为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19世纪60年代,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日本的近代化改革),由此带来的巨变也席卷了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

不一样的是,中国的近代化是“被动的”,而日本人的近代化是主动的。

19世纪60年代,西方摄影师镜头里的日本农民在种植水稻(后期修复)

日本的人口约为1.3亿(2019年数据),虽然正在人口老龄化和负增长的阶段。然而日本在历史上一直都是一个人地矛盾较为严重的国家(日本面积约为37.8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似乎注定了日本人必须通过侵略战争或者移民来疏解国内的人口压力。

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东京地铁,由于东京人口巨大,地铁工作人员甚至需要负责“上车”工作(把人推上地铁)

是的,当中国人忙着下南洋和过金山(移民美国加州)的时候,日本人也没闲着。然而,移民东南亚和地广人稀的美国不稀奇。日本人在移民历史中,同时还对远在天边的南美(South America)也产生了兴趣。

南美洲国家示意图。南美洲面积为1780万多平方千米,有12个独立国家和1个法属殖民地(圭亚那),人口约为4亿

19世纪60代到20世纪40年代,日本人主要的移民目的地有:中国东北(满洲地区)、夏威夷(王国)、美国加州、中国台湾、秘鲁以及一大堆不知名的太平洋岛屿,还有就是巴西(Brazil)。

这个和日本相隔“十万八千里”、八竿子打不着的热带雨林里的国度巴西,却成了除了日本之外,地球上日本裔人口最大的国家(占巴西人口的1%上下,大约是160万人到200万人)。

巴西行政区划。巴西是南美洲领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GDP总量最大的国家,也是金砖国家成员之一在日本民间,甚至于还有称巴西为“日本人的第二故乡”的说法。有人开玩笑道:“如果日本沉了,我们会选择巴西。”

2005年由日本NHK制作的电视剧《春与夏之迟迟未到的信》,即是以日本人移民巴西作为故事背景的电视剧

起始:一东一西的两个新兴国家的一拍即合日本人移民巴西的历史,得追溯到20世纪初。

然而这背后更深远的原因还得“往前翻页”,翻去19世纪甚至更早以前。故事的开始还得从日本的近代化运动说起,也就是历史书上的那个“明治维新”(The Meiji Restoration)。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新军。明治维新中,日本几乎是照搬了西方的经验,全盘西化之余却保留了大量封建糟粕

这(大约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是一场对日本影响十分深刻的近代化运动,比起同时期清政府的那个“青黄不接”的洋务运动,明治维新的影响和效用要更为积极和深远。

明治维新在1868年开始,是一场由日本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这里我们不做过多探究,只简单聊聊明治维新对日本移民历史的影响。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画家对未来的畅想画作

19世纪60年代之后的日本,大举兴修公路、铁路、医院、学校、工厂、警局等一切近代化设备。总结起来就是四点: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兴办教育、组建新式军队。可以说在在短短的几十年之间,日本几乎是焕然一新。

1871年,日本派出岩仓使团前往欧洲和美国考察学习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建设

然而,在日本近代化运动蒸蒸日上的背后,隐藏着极其巨大的危机,也就是“土地私有化问题”。

既然要改革,要工业化,就要花钱,可是钱从哪来?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充其量就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甚至财力远不如清政府,为了筹集资金,日本的“肉食者”们瞄准了一样东西——土地。

而谁最在乎土地呢?是地主吗?是武士吗?是天皇吗?不,是日本农民。

19世纪末的日本农民生活状况,明治维新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剥夺了农民的财产和土地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人口约为3000万-4000万之间(和当时的美国差不多),农民约占80%,绝大部分的人口仍然生存在闭塞、黑暗、满是泥巴的农村。明治维新最重要的议程就是工业化(Industrialize),而工业化需要资本和工人,而这些农民就是日本统治者“砧板”上的鱼肉。

政府放开了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潘多拉魔盒一旦被打开了”,就很难再关闭。

短短十几年内,日本全国的大部分土地(包括收回幕府所有土地)被新政府整合,新兴的日本财阀和部分旧贵族依靠着雄厚的财力从政府手中买来土地,土地兼并空前严重,日本的土地私有率一度超过70%(有争议)。

木户孝允、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都是政府高官,因为起草并领导了多项维新事务,被誉为“明治维新三杰”

于是乎,大量无地或少地的破产农民为了生存,只能涌入城市,是不是和旧中国的情况如出一辙?

正应了列宁的名言:“当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他们肯定一无所有了“。

而部分破产农民就打起了“背井离乡”重新开始的念头,他们之中就有许多人后来就去了巴西。

1908年之后,日本人开始移民巴西,最开始都是从事咖啡、橡胶等种植业咱们顺着这部分准备移民的日本人往下讲。

当时的日本政府也挺缺外汇(Foreign Currency)的。我们解释一下这个所谓的“外汇”,这个东西听起来很玄乎,其实就是外资而已,也大概类似于政府能够掌控的外国货币或资金。当时的日本处于工业化过程中,如同英国圈地运动的“羊吃人”,日本的工厂也“吃人”,不过日本在那时候就是个人口大国,人口过剩,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来消化,也没有足够的粮食供给。

1908年时的日本某乡镇,青壮年外流到城市的现象十分严重“人太多了,工作岗位不够啊。”

而你猜怎么着?彼时,世界的另一端,有一个国家却在为人口不够而犯愁,准确说应该是为劳动力不够而发愁。对了,那就是巴西。

1822年,巴西才正式从葡萄牙手里独立,独立后的巴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以大种植园经济为支柱,久而久之就有了问题——接连不断的奴隶起义、人民群众的反抗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

佩德罗二世,是巴西帝国的第二个皇帝也是末代皇帝,1840年登基,1889年流亡欧洲。在位期间废除了巴西奴隶制

19世纪70 80年代,几乎和日本明治维新在同一时期,巴西国王佩德罗二世迫于连绵不绝的起义,“顺应民意”地废除了奴隶制。这一下子可不得了了,巴西举国的大地主、大种植园主都不乐意了,但是废奴已成定局,黑奴们早就做了鸟兽散,大部分都跑去了里约热内卢这样的大城市。

巴西土地广阔肥沃适合农业发展,但同时热带雨林遍布、人口死亡率很高,种植园经济是巴西命脉,不可能放弃。

眼前的问题是:地总归还是要种的,只不过这个劳动力该从哪来?

20世纪初生活在巴西农村的一家被解放的黑奴家庭巴西政府想到了一招,那就是外国移民。

当时世界上人口巨大而且劳动力廉价的国家,最典型的就是中国,可是巴西政府和清政府谈了几轮都没成。清政府认为这是“有辱天朝威仪”的事情,其实说是外国移民计划,事实上就是政府组织下的“人口贩卖”,清政府自然不会答应这样“非法”的事情。

19世纪后半叶,有大量的华人劳工自愿或被贩卖至美国西部地区修建铁路,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都死于非命

早些时候,华人远渡美国旧金山和澳大利亚等地,大多是非法的“卖猪仔”所致(粤语的说法,即贩卖青壮年劳动力),当时南方沿海地区遍地都是“猪仔馆”(厦门是最早开设猪仔馆的地区)。

巴西接着又找了意大利等国,都铩羽而归。而日本政府却不在意,甚至很乐意,因为当时日俄战争(1904-1905年)刚结束不久,日本国内经济十分凋敝,社会上充盈着游民。

日俄战争时期,一处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日军炮兵阵地

他们立刻找到了巴西政府商谈此事。于是乎,“周瑜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日本需要外汇和消化过剩人口,而巴西需要劳动力补充,两个新兴的国家一拍即合。其实同一时期,日本并非只向巴西组织移民,除此之外还有移向中国东北的开垦性移民,下东南亚的“南洋姐”、移民美国西部的劳工。

“行吧,移民。”

巴西地形地势图。巴西北部和沿海地区是平原,中南部广大地区多为高原和丘陵,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发展:人种混血大熔炉里的黄色面孔一纸《日巴修好通商航海条约》把日本人送往了巴西。

1908年,日本人第一次踏上了巴西的土地,这是一片完全别于日本的异域,气候炎热、空气湿润、人们唇齿间都是葡萄牙语。

日本人几乎是从最东边来到了最西边的世界,前途未卜。和中国人单打独斗、抱团生存不一样,日本移民几乎都是由政府或政府控制的企业组织的。

20世纪初,日本人移民巴西的宣传图

最早的一批移民巴西的日本移民有781人,他们是由日本皇家船政公司组织移民的,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被日本政府控制着,而非巴西政府。

1908年,第一批日本移民781人乘坐“笠户丸号”抵达巴西桑托斯港,可以看到后面有巴西国旗和日本国旗

第一批日本移民在巴西的生活并不好过,他们每天都要高负荷地劳作,赚到的外汇基本都归日本政府。他们面临着巴西种植园主和日本政府的双重剥削。(这些日裔移民基本都保留了日本国籍)

巴西圣保罗州的种植园鸟瞰图

那时候的巴西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第一代日本移民组建社区、修建木屋、把日本食物和文化带到了这片热带土地上,他们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让日本国内贫苦的农民看到了希望,一个大洋彼岸的希望。

日本人移民巴西大概有五次浪潮,第一次就是上头提到的第一代移民,而后的第二次是1910到1920年之间,超过3万的日本移民来到巴西,他们迅速地融入了当地的日裔社区,甚至不存在任何的文化隔阂,当然了,水土不服还是有的。

1940年,一个巴西日裔妇女和她的孩子在果园里工作

70%以上的日裔移民居住在巴西的圣保罗州,主要是在沿海地区的农场里工作,初代的日裔移民和华裔移民一样,几乎都是在咖啡园、棉花园、果园、橡胶园等大种植园里工作。除此之外,巴西日裔还参加了亚马逊州、圣保罗州、巴拉拿州等地的雨林拓荒。

但是这些产业的附加产值很低,几乎就是打工卖劳动力,可以说就是“混口饭吃”。

绿色部分为巴西的圣保罗州,即日裔移民在南半球的主要聚居地区

早期的日本移民大多聚居,不与当地人交流或通婚,说日语、遵循日本文化,那些巴西沿海地区的日裔社区俨然“国中之国”。

巴西圣保罗是南半球樱花树最密集的地区,得益于日裔移民所带来的樱花种子

而到了1925年之后,巴西的日裔移民迎来了爆炸式的增长。因为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日本国内出现了大量饥民和灾民,这些人政府压根没有办法妥善安置,于是乎日本政府又想到了巴西。

“现在政府没办法帮你们,只能给你们几张船票去巴西吧。”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死亡人数超过15万,200多万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5亿日元。灾后,瘟疫爆发

1924年到1935年的移民潮中,总计约14万日本移民到达了巴西,这一批人和之前多为破产农民、投机分子、流浪汉等人组成的移民团体不一样,他们之中也有大量高技术、高教育水平的日本人,他们过去时带着一定的资产。

20世20年代,一批准备移民巴西的日本妇女合照,从服饰和样貌看,她们并非穷苦人家

日本人骨子里带有一种“忠君、忠国”的意识,就算他们移民巴西时依旧遵循日本习俗,但是在日本国内看来,他们就已然不是“日本人”了。说一个细节,日本媒体在报道巴西日裔时往往使用片假名来称呼,而非日本汉字(其实就是汉字的变体)。
           
位于巴西圣保罗的“鸟居”,“鸟居”是日本传统建筑,是日本文化中的“神域大门”,即祖先和神灵的居所

二战时期,日本为了发动战争,中断了对巴西的移民。此时的巴西,据不完全统计,日裔移民或者带有日本血统的人口已经超过20万,有些人也已经在巴西站稳了脚跟。
        
            1928年,一户巴西日裔家庭,可以看出,他们基本没有和当地人通婚混血

什么意思?即巴西日裔正在向中产及以上阶级跨步,大量的日本移民有了自己的庄园和工厂,到了20世纪40年代超过70%的日裔移民都有了自己的产业,日裔移民重视教育、团结友爱、勤劳勇敢这一点在巴西是出了名的。

他们的后代被称之为“日系五世”(这个词在巴西等同于“中产家庭”),因为他们是第五代日裔移民。
        
                            一个巴西日裔和他的衣帽厂

二战时期的巴西和日本断交,这些巴西日裔为了自保,也为了证明忠诚,和美国日裔加入美军同德日作战一样,他们也加入了盟军同轴心国作战。
        
           美国二战时期的陆军442团,是由美国日裔组成的部队,主要前往欧洲战场作战

而正是通过二战的“倒戈军令状”,巴西日裔才渐渐被巴西社会认可和接纳。和深受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狂热的本土日本人不一样,巴西日裔基本没有任何极端的“狂热思潮”,不少人甚至因为不回国支援日本侵略,而被军国主义政府迫害。(不能回国、在国内的亲属被迫害等等)

但是与此同时,这些日裔的心态也很矛盾。一方面他们以日本血统为荣,一方面又迫切渴望被巴西社会接纳。
           
                         20世纪初的巴西日裔社区

二战之后,许多日本难民移民巴西,大量的巴西日裔也是在这个时候普遍入了巴西籍,但有些人保留了日本护照。
                      
                 一对混血夫妇,丈夫是巴西日裔,妻子是巴西欧裔白人

巴西日裔选择了彻底的改头换面,是鉴于日本战败和对二战时巴西反日情结一度高涨的后怕。为了平息巴西社会的愤怒,也为了更好融入扎根巴西,巴西日裔走出了社区,走向了人种大融合的巴西社会,他们开始大规模通婚、学习葡萄牙语、了解南美历史文化、并以巴西人自居。
            
一对有日本血统的巴西母女。但是她们仍然遵循日本文化传统,穿和服、吃米饭、说日语

日本对巴西的移民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总计输出人口大约为25万-30万之间。日本经济腾飞之后,日本人对巴西的移民大多只是个别的行为,浩浩荡荡的日本移民潮也算是停息了。然而,巴西日裔在70 80年代日本经济腾飞之后,又考虑起了回流的问题。
          
                            巴西街头的日式小吃店

而什么诸如“中村乔治”、“武田保罗”、“井上维托尔”这些杂糅东西方文化的名字,就暗示着巴西日裔的身份认同危机,日本还是巴西?

今天的巴西日裔虽然仍然以日语作为母语,但是许多人已经渐渐地说不利索或干脆放弃了日语,而以葡萄牙语作为第一语言。
            
                           巴西日裔集会

今天:做巴西的日裔精英还是做说葡萄牙语的日本人?今天的巴西日裔人口大约为160-200万,约占巴西人口的1%,约40%的人仍在从事农业生产,约60%的日裔都是混血。
            
      2018年,为了庆祝日本人移民巴西110周年,日本皇室真子公主出席纪念会发表演讲

巴西日裔的老一代正在逝去,可以预见的是,巴西的日裔将在不久后被巴西完全同化(认可自己是巴西人),但是巴西的日本文化不会消亡,甚至还影响了巴西文化,比如“巴西柔术”(Brazilian Jiu-Jitsu))就被认为是在“日本柔道”基础上被创造出的体术。
        
        巴西柔术,是一种在日本柔道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体术,这种体术专攻降伏、以自卫为主要功能

巴西全国有大大小小上百个日裔侨社和文化俱乐部,位于巴西利亚的日本文化俱乐部就是巴西国内数一数二的日本文化俱乐部。日本文化已经流入了巴西文化的血脉之中,日本漫画、服饰、美食在巴西并不算少见,甚至许多巴西人只要看见黄面孔的亚裔,都会先入为主地认为是“japonesa”(即葡语“日本人”)。
           
           一个带有日裔血统的巴西模特,她的眉眼鼻梁之间隐约有亚裔的体貌特征

其实巴西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大量的日裔,还在于巴西社会的开放兼容的心态,其实日本人在20世纪初也打算大规模移民美国(主要是夏威夷和加州)的,但是美国的“排日法案”把大部分日本移民挡在了门外。

        
巴西电影《异乡泪》讲述了一对日本情侣远赴巴西,在底层艰苦奋斗的血泪史

百年的筚路蓝缕和艰苦奋斗之后,今天的巴西日裔几乎就是巴西国内“精英人才”、“中产阶级”的代名词。和传统印象里热情奔放、自由散漫的巴西人截然不同的是,巴西日裔重视教育、家庭、信誉、礼貌以及各种东亚传统的道德观。
                    
          日本歌手小野丽莎,1962年出生于巴西圣保罗,是回归日本的巴西日裔

举个例子,巴西最高级的学府圣保罗大学是南半球最顶尖的大学之一,而超过20%的学生和8%的教师都是日裔,要知道巴西日裔只占人口的1%左右。这充分表明了,巴西日裔的教育水平高于巴西平均水平和巴西日裔的社会地位之高。
               
巴西圣保罗大学,创立于1934年,是巴西国内规模最大、最现代化的大学,也是巴西最重要的科研中心

除此之外,巴西日裔不再被拘束于农业,他们开始积极涉足政治(巴西历史上有2个内阁部长是日裔)、体育、法律、医疗、娱乐、零售业等各个社会领域,这预示着巴西日裔融入巴西社会程度的加深。
        
               巴西球星内马尔,传闻其拥有日裔血统,但未得到他本人的承认

今天的巴西日裔基本面临这两条路——放弃巴西的一切回归日本或者忘掉日本(日本国籍)扎根巴西。
           
    巴西日裔几乎都是中产阶级,在巴西社会十分受欢迎。相比之下,华人在南美的影响力要低很多

回流日本的日裔反倒没有留在巴西的日裔那么轻松,他们始终被日本社会认为是“移民”,而非同胞。

其实巴西日裔之所以成功融入巴西社会,无外乎:

勤劳+守法+诚信+友善+认可巴西。

从一开始还保留着“衣锦还乡”的朴素东亚民族思想,到后来扎根异土的奋斗精神,再到今天忠于巴西的国民意识。巴西的日裔已经是完完全全的巴西人了,可以这样理解,他们只是有着日本血统、会说日语、长着日本面孔的巴西人。
           
                         巴西狂欢节的日本元素

回望日本人的巴西血泪移民史,那是长达一个世纪的蹒跚。最开始的日裔移民和“农奴”别无两样,他们受尽庄园主的欺凌和剥削,薪水低廉,食物糟糕,尽管有日本政府“撑腰”,但是基本上如若“弃民”。

当时和日裔一起来到巴西的还有华裔和意大利裔,华裔数量少无从声援,意大利裔往往忍受不了会逃亡其他乡镇或其他国家,而日裔是靠着忍耐。
         
            早期的巴西日裔移民,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全家人一般都是种植园的雇员

“勤劳、有忍耐力是东方人的美德”这是一句巴西日裔的俗语,他们最开始都是靠着忍耐活下去的。

也许你可以在圣保罗的日本街上,看到这些场景:日裔老妪用葡萄牙语向高鼻梁、白皮肤的邻居问好,金发碧眼的巴西少年用流利的日语招待黄皮肤的客人,远处还有黑皮肤的居民练习着英语。

就像巴西人常说的一句话,可以表示巴西社会对于日裔移民乃至全世界的移民的态度:

一切都会过去的 -- verything's gonna be fine即巴西人更为重视现在,而非历史上的因素,暗示着巴西社会开放宽容的心态。 (据王光之话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