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闻世界政治法律时政评论地产投资教育移民金融理财商机商讯文化科技大千世界吃喝玩乐美容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 教育移民

华裔女性美国议会绽光彩:对抗歧视需参与对话

时间:2018-3-26

?  中国侨网3月26日电 美国《世界日报》25日刊发一篇文章,讲述了三位在美国担任议员的华裔女性背后的故事,展现出她们是如何一步步通过自身努力,成为美国联邦、州和市不同层级“人民议堂”中的“关键少数”的。

  文章摘编如下: “你的头发太长了;你的头发太短了。你的裙子太长了,你的裙子太短了。你鞋跟太高了;你不应该穿平底鞋。你应该多穿裙子;你应该多穿裤装……”牛毓琳竞选期间听到最多的“批评”声音,常跟她的能力及政见风马牛不相及。 “参选人辩论会结束后,一位年纪很大的白人女士走过来和我拥抱,激动得快要哭出来。然后她说,‘我不知道原来你英文讲得这么好!’”孟昭文如今想来,仍有些哭笑不得。 1983年带领华社反对市府在华埠建监狱时,时任市长郭德华(Ed Koch)丢下的那句著名的“你不投票,你就不算数”(You don't vote, you don't count),迄今仍在陈倩雯耳边回响。 35岁的牛毓琳如今是纽约州议会仅有的亚裔女性成员,代表第65选区州众议员;42岁的孟昭文在国会众议院代表纽约第六选区,同时是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是亚裔在民主党内最高职;63岁的陈倩雯开启曼哈顿第一选区市议员的第三个任期。 三人中有襁褓之中赴美,有土生土长的“ABC”,也有少年时代才移民,成长经历各异,从政道路也代表着不同世代。但相同的是,她们是美国联邦、州和市不同层级“人民议堂”中占少数的女性及仍称鲜见的亚裔面孔,女性和亚裔这两个标签,一路走来的道路,从未平坦简单过。 她们面对的不公,是亚裔女性共同面对着的不公;而她们的抗争与胜利,也为亚裔女性赢来一步一脚印的胜利。 以下是她们的故事。
牛毓琳是纽约州议会唯一亚裔女性众议员。(美国《世界日报》/洪群超 摄)
牛毓琳是纽约州议会唯一亚裔女性众议员。(美国《世界日报》/洪群超 摄)
牛毓琳 曼哈顿第65选区州众议员 “热忱参与,人们会给你留位置” “我是中国佬,我爱开玩笑,我会在你可乐里尿尿。”(Me Chinese, me play joke, me go pee pee in your Coke.) 这只是1990年代的德州艾尔帕索(El Paso)一所小学里,一群校园“小恶霸”围着牛毓琳嘻笑瞎喊的顺口溜。顺口溜毫无逻辑,但给心灵造成的创伤,牛毓琳牢记至今,“他们把我围起来,轮流朝我身上吐口水,边唱着这首顺口溜。” 已是纽约州第65选区州众议员的牛毓琳仍清晰记得,当年七岁的自己哭着冲回家,冲着妈妈喊:“我恨你生我为华人!”牛毓琳现在还能记起当时母亲震惊而伤心的样子。 2016年9月13日,33岁的牛毓琳在多达六人参选的该职位民主党初选中,取得历史性胜利。在同年11月的普选中,牛毓琳拿下76%选票,成为首位来自曼哈顿的亚裔纽约州众议员,也是65选区所包含的曼哈顿华埠,百余年来首次选出在州府的华裔代表。这一职位此前由犹太裔的萧华(Sheldon Silver)执掌近40年。 而牛毓琳的胜利另一与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她是极为少见保留原本中文名,而没有取一个所谓“美国名字”的亚裔民选官员。 牛毓琳对此颇为骄傲。“我的名字‘Yuh-Line’也是‘美国名字’呀。它是亚裔美国人的名字。”她说,“譬如‘Daniel’,这原本是个犹太名字,但现在也被认为是‘美国名字’。所谓‘美国名字’,其实原先都来源于不同的语言。我期待将来有一天,在这个国家里,所有名字都能被认为是‘美国名字’——因为我们都是美国人!” 牛毓琳颇为得意自己的当选,能将这样一个被认为“很亚裔”的名字让更多人看到,“这提醒人们,我们的国家非常多元的,这是个移民国家。” 从当年那个告诉妈妈自己“恨为华人”的小姑娘,到如今创下华埠历史,且为自己华人名字、血统和文化为傲的民选官员,牛毓琳走过不平坦的长路。身为亚裔,尤其是亚裔女性,还是属于公众人物的亚裔女性,哪怕时至今日,道路从未平坦简单过。 “从小父母就告诉我,作为亚裔美国人,还是个女孩,你永远不得不以两倍、三倍、四倍的努力,才能被认为同等的优秀。”牛毓琳说,“不得不让孩子知道这些,对父母来说很悲哀,但没办法,这就是现实。” 作为竞选公职的年轻女性,牛毓琳不但要和其他参选人竞争,要打败的还有近乎所有针对亚裔及女性的刻板成见,其中绝大部分跟她的能力及政见风牛马不相及。 “你的头发太长了;你的头发太短了。你的裙子太长了,你的裙子太短了。你鞋跟太高了;你不应该穿平底鞋。你应该多穿裙子;你应该多穿裤装……”牛毓琳回想竞选时日日面对的“批评”,不由苦笑:“女性是多么容易的批评靶子呀!” 另一个常见“批评”是竞选时33岁的她“太年轻了”。“我听到太多次‘你可能太年轻了,你应该让位给更年长的人来竞选该职’。”牛毓琳对此颇为不平:“比我年轻的男性出来竞选公职的非常多。”她指出,在位近40年的前任萧华,是在32岁时首度胜选该职,“但对于男性参选者,却鲜少有人拿‘太年轻’来作反对观点,反而觉得是‘年轻有为’。” 除了“女性”,“亚裔”、“移民”的身份,也是牛毓琳在竞选期间屡被质疑的点:“身为亚裔,不论你已是第几代移民,在很多人眼里,你依旧是‘外国人’。” 牛毓琳回顾竞选期间,自己被问及最多的一个问题便是:“你会只代表亚裔社区吗?” “为什么就没人会去问一个白人参选人同样的问题呢?”牛毓琳质问。 牛毓琳认为亚裔应当同其他少数族裔一道,建立起更强有力的联盟:“我们必须联合其他少数族裔,而不应相互指摘;我们应该要求分到更多蛋糕,而不是为了一小份蛋糕去你争我抢。” 而发声、参政、投票,是牛毓琳认为打破针对亚裔及女性刻板成见的最佳方式:“只有当你热忱参与进来,人们会开始听你说话,给你机会,给你在桌子上留个位置;他们不愿给我们留位置时,就自己带把折叠椅,去占属于我们的一席之地。”
孟昭文指出,亚裔参政还有很长道路要走。(美国《世界日报》/洪群超 摄)
孟昭文指出,亚裔参政还有很长道路要走。(美国《世界日报》/洪群超 摄)
孟昭文 纽约第六选区国会众议员 “要让他们知道,亚裔也会还嘴” “2013年我当选(国会众议员)后不久,有人给我办公室打电话。我的工作人员接线后说‘孟议员办公室’(Congresswoman Meng's office),对方问道,‘艾克曼(Gary Ackerman)哪去了?’当我的工作人员解释说,现在该选区的国会众议员为新当选的孟昭文(Grace Meng)时,对方回说,‘这算什么名字?’” 2012年,孟昭文胜选纽约第六选区国会众议员,成为美东首位赢得国会议席的亚裔,创下历史。但时至今日,她仍清晰记得2013年就任后不久的这通电话:“当我工作人员照例询问对方从何处打来,好进一步选民服务时,她丢下一句‘我从美国打来!’(I'm calling from America),然后就挂断了。” 作为在美国出生、成长的华裔,这种带有种族成见的待遇对孟昭文来说,并不是首度遭遇,哪怕在号称全美最为多元包容的纽约市。 另一件让孟昭文迄今难忘的事件,则发生在她还是法学院学生的时候。2003年,孟昭文父亲孟广瑞竞选纽约州众议员,辅选的她在法拉盛为父亲发传单时,一名外族裔妇女直接将传单丢在她身上:“她说,我们绝不会选一个华人来代表我们。” 孟广瑞最终胜选,成为纽约州首位亚裔州议员;但给父亲竞选期间的这些经历仍令孟昭文向来心头作痛:“我当时除了惊讶,还有心痛,没料到这类事在2000年代了,仍继续在亚裔已众多的纽约市皇后区上演。” 作为亚裔美国人,有些种族成见经历则并非对方刻意为之,但却是不少美国人对亚裔族群不自觉表现出的刻板成见,孟昭文如今想来,还是哭笑不得。“我2012年竞选国会众议员时的一次参选人辩论会结束后,一位年纪很大的白人女士走过来和我拥抱,激动得快要哭出来。她说我说得太棒了,令她非常感动。” 老太太的反应让孟昭文有些摸不着头脑,“我很迷惑,因为这个辩论会并不长,我也没得到多少机会发言,我不觉得我所说的话,足以感动一个人。”结果老太太接着说:“我不知道原来你英文讲得这么好!”孟昭文如今回想,仍是苦笑。 2015年,孟昭文在国会提出H.R.4238号法案,将联邦法律条文中所有的“东方人”(Oriental),以“亚裔美国人”(Asian Americans)作取代。该提案在国会参、众两院获通过,并于2016年5月亚裔传统月中,由时任总统奥巴马签署成法。而孟昭文在2009年至2012年的纽约州众议员任期内,已通过类似法案,把纽约州法律条文中的“东方人”字样全部以“亚裔美国人”取代。 “什么叫‘东方人’?这意味着‘远道而来’的人。”孟昭文解释为何专注修改美国政府文书中的这一说法:“亚裔美国人也是美国多族裔社会的重要成员,为这个国家做贡献,是这个国家的一员,我们为什么要被叫做‘东方人’呢?这不但不合理,而且充满歧视与贬损。这个词的存在,意味着亚裔移民仍不被接纳为这个移民国家的一员。” 这种被边缘化和排斥对的感觉,是包括孟昭文在内的诸多亚裔成长中难以避免的一种体验。 1975年在皇后区出生,孟昭文回忆,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皇后区,亚裔人口还是稀少,自己还曾是班上唯一的华裔小孩:“我曾经乞求我父母,别给我带中餐当午饭。学校里的同学们会以此嘲笑我,不停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我只能埋着头,赶紧吃完。” 30多年过去,如今和韩裔丈夫桂钟源(Wayne Kye)在皇后区抚养两个孩子,孟昭文乐见孩子不再经历自己当年的那种窘迫:“现在两个孩子会要求我给他们做中餐或韩餐带去学校,很骄傲地和其他同学分享。” “社会在不断进步,我很欣慰他们不用经历我们所经历过的一切。”孟昭文说,“但亚裔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根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全美共有超过1470万亚裔,占人口总数的5%,并持续迅猛增长势头。201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从2000年至2010年间,亚裔已是美国增长最快的族群,10年间增长幅度达43.4%;而最近10年来,亚裔人口成长幅度更是有增无减。 “但国会里,目前只有13名亚裔代表。”孟昭文说,“很多时候国会开会,大家先谈这个议题如何影响非洲裔社区,接着谈如何影响西语裔社区。然后会议就结束了。” “我常开玩笑说,很多时候我在国会里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在参与的会议中举起手说,‘那对亚裔的影响呢?’” “亚裔国会议员只有13人,在很多国会会议上,能见到一名亚裔议员在场已属幸运。很多时候会议上难见有亚裔议员在场。”孟昭文说,“我们众议员亚裔党团实际上让非亚裔议员也能加入,只要他们的选区亚裔人口众多,他们同样欢迎加入。我们在努力确保国会进行中的各类议题里,亚裔能被同样考虑进其中。” 路漫漫其修远,不但在庙堂之上,也仍在日常生活。带着两个“00后”儿子走在街上,远处突如其来的“中国佬”(chink)喊叫还是发生过。“他们年纪还小,我不得不想出合适方法,来向他们解释这些。”孟昭文说,“我不想表现得愤怒,因为不想让孩子看到我朝别人怒吼。但我一定会有回应。” “我想让我的孩子们知道,你无需通过咒骂,也不用去打架,但这是我们作为亚裔的责任,要去发声,让对方明白他们的言行是粗鲁无礼的。”孟昭文说,“虽然不会因为你敢于发声和回应,那些人对亚裔的想法、言行就会改变,但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到,亚裔也会还嘴,会坚决反抗刻板成见和种族族裔骚扰。这样当有人再想拿亚裔当目标时,就会三思。”
陈倩雯2009年胜选市议员,创下百年华埠华人参政史。(美国《世界日报》资料照片)
陈倩雯2009年胜选市议员,创下百年华埠华人参政史。(美国《世界日报》资料照片)
陈倩雯 纽约市第一选区市议员 “对抗歧视的最佳方式,是参与对话” 2009年,陈倩雯创下历史,胜选曼哈顿第一选区市议员,不仅是代表纽约百年华埠的首位亚裔市议员,也是有全美“最多元城市”之称的纽约,诞生的首名亚裔女市议员。 成长在1960年代,是知名亚裔社区组织亚洲人平等会(Asian American For Equality)的创会成员,曾任董事局主席,亦曾为纽约移民联盟(New York Immigration Coalition)主席,是亚裔参与民权运动的重要人物,但直到上大学,陈倩雯几乎没想过歧视、种族主义意味着什么。 1963年,九岁的陈倩雯与全家从香港移民到美,抵达纽约后,便同祖父母居住在曼哈顿华埠茂比利街(Mulberry Street),“刚来时进公立23小学读书,班上同学全是华人,还几乎都和我一样是新移民,基本都不需要讲英文。” 六个月后,陈倩雯和家人搬到比邻华埠的小意大利,也转学到学生构成更为多元的公立130小学,但生活一直仍紧围绕着华埠,“在年幼的这段时期,我一直在华人社区和学校这两点一线,难以遇上歧视、种族主义这类事件。” 直到就读布朗士科学高中(Bronx High School of Science)后,陈倩雯才首度开启了对亚裔美国人历史的思考:“我记得在高中历史课本上,读到唯一关于华人的只有一句话:‘华人帮忙建设了太平洋铁路’。仅此而已!” 上大学后的陈倩雯,对华裔移民在美奋斗、艰难求生的历史才开始有了全面了解。陈倩雯回顾当年选修亚裔研究先驱宋李瑞芳(Betty Lee Sung)教授的华裔美国人历史课程,“她的课让我第一次有机会真正了解华人在美国的历史,了解华裔移民先驱们所经历的歧视与迫害。”陈倩雯将此视为人生的转折点,“重塑了我的人生选择,让我想为我们的社区做贡献。” 在1970年代席卷全美的民权运动热潮中,20岁的陈倩雯参与创建了亚平会,这位身材娇小的亚裔女子,成为日后数十年间闻名遐迩的亚裔民权斗士。 首战胜利是她与亚平会同僚们,在1974年为争取华埠孔子大厦建案雇用华裔工人而掀起的抗议活动。历经数周的抗议示威,负责施工的“DeMatteis Corp.”最终同意让包括华裔工人在内的少数族裔工人拥有同样受雇机会,加入到该由政府拨款的华埠项目。 反抗警察暴力,亦是她民权斗士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1975年亚平会掀起了华埠超过2万人的大示威,抗议华裔青年Peter Yew遭警察无故暴打及逮捕。“当年有一句著名的话描述这场示威,叫作‘龙头已在市政厅,而龙尾还在唐人街’。”陈倩雯指出,民权运动期间亚裔的积极参与,让美国社会对亚裔有了全新的改观。 而给陈倩雯留下最难以磨灭印象的,是1983年华社反对市府在华埠建监狱时,时任市长郭德华(Ed Koch)无视华埠抗议,丢下那句著名的“你不投票,你就不算数”(You don't vote, you don't count)。 “歧视发生在他人认为你不敢发声之时。”陈倩雯说。从那以后,陈倩雯开始组织华裔选民联盟,在华社举行选民注册和选民教育,还将市选举委员会告上法庭,要求当选区有超过5%的选民讲一种亚洲语言时,选票及选举材料就必须包含该语言翻译版本。 而从1990年代开始,陈倩雯开启竞选华埠第一选区市议员之路,1991年首度参选,尽管屡战屡败,但不屈不挠、屡败屡战,最终在2009年创下历史。 市议会第一选区除了华埠,还涵盖下东城、小意大利、砲台公园、东村、金融区、苏活区、翠贝卡、格林威治村、西村,除了华裔人口众多外,也是全市最为多元的选区之一。 缠绕亚裔民选官员的刻板成见,陈倩雯同样难以避免:“很多场合里外族裔人看到我,会说类似‘你只会为华人争取资源吧’或‘你肯定只会代表华人’这类话。” 陈倩雯认为,这类刻板成见的存在,很大程度在于很多人仍因“亚裔长得不一样”,认为“亚裔是外国人”。陈倩雯举例前纽约时报编辑罗明瀚(Michael Luo)在2016年的纽约,仍于街头遭白人怒吼“滚回中国去”:“他是个职业人士,但遭到的种族族裔攻击言语与中餐馆外卖郎并无不同。” 在陈倩雯看来,与歧视抗争的最佳方式,是让民众参与到对话中。“能相互交流最为关键,这也是为何我一生事业中的一大部分在为新移民争取学英文的机会,不论是当我在拉瓜迪亚社区学院(La Guardia Community College)当英文老师,还是当我在亚平会、当上市议员后,一直致力争取“英语学习者”(ESL)项目经费。”陈倩雯说。 “我也总是鼓励华人,不管是政府楼会议,还是社区委员会开会,都要去参加,因为你的街坊邻里遇到的问题,也是你的问题;如果你不参与,其他族裔的人会觉得,‘好吧,我们努力,你们坐享其成’。这样并不好。” 陈倩雯总结40年来为亚裔社区争取权益、进行各种抗争后学到的最基础一课:跨文化团结(multicultural solidarity):“当我们为孔子大厦建案的华裔工人争取权益时,非洲裔、西语裔社区团体从布朗士、哈林区等四面八方赶来华埠声援,教我们如何组织游行,如何阻挡开工。”陈倩雯说。 “我们需要支持其他族裔的抗争,需要对他们经历的苦难感同身受,因为我们和他们一样,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只顾自己小社区的事,我们应该融入到大社区之中。”63岁的陈倩雯说。(洪群超)